铁块的铁的四字词语

今天词语大全网站要给大家提供的是铁块的铁的四字词语,这篇内容中收录了较多的铁块的铁的四字词语,部分词语有拼音和释义,铁块的铁的四字词语都摘录于汉语词典,希望这些铁块的铁的四字词语能够帮助到您。

铁离[tiě lí] ,释义:即 铁利。

铁橛[tiě jué] ,释义:铁桩。

铁纱[tiě shā] ,释义:用细铁丝纵横交错编成的网状物,多用来做纱窗。

铁牢[tiě láo] ,释义:监狱。铁,喻其禁锢严密。许地山《危巢坠简·人非人》:“她便仗着三年间的铁牢生活,请党部移文给大学,说她有功党国,准予毕业。”

楚铁[chǔ tiě] ,释义:《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昭王 曰:‘吾闻 楚 之铁剑利,而倡优拙。’”后因以“楚铁”借指利剑。

铁腥[tiě xīng] ,释义:铁屑,铁锈。

寸铁[cùn tiě] ,释义:指极小或极少的兵器。

铁证[tiě zhèng] ,释义:指确凿的证据:~如山(形容证据确凿不移)。

铁砂[tiě shā] ,释义:1.含铁的矿砂。","2.铁制小颗粒,喷射铁砂可用来清除铸件表面的砂子,也用作猎枪的子弹。

铁紧[tiě jǐn] ,释义:1.形容非常紧密,没有缝隙。","2.形容脸色严肃。

铁门[tiě mén] ,释义:1.用铁做的门。","2.铁栅,以格栅掩蔽的孔口,如售票窗口、格子通风口(系统)等。

铁券[tiě quàn] ,释义:1.即铁契。《东观汉记·桓帝纪》:“﹝ 延熹 ﹞八年,妖贼 盖登 称太皇帝,有璧二十,珪五,铁券十一。后伏诛。”《旧唐书·良吏传下·杨元琰》:“及事成,加云麾将军,封 弘农郡公,食实封五百户,仍赐铁券,恕十死。”明 陶宗仪《辍耕录·钱武肃铁券》:“吾乡 钱叔琛 氏 贇,乃 武肃王 之诸孙也……尝出示所藏铁券,形宛如瓦,高尺餘,阔二尺许,券词黄金商嵌。”清 朱彝尊《谒刘文成公祠》诗:“黄金遗像蚀,铁券几人传。”清 凌扬藻《蠡勺编·铁券》:“台州 民 钱允一,有家藏 吴越王 鏐 唐 赐铁券。洪武 初,太祖 欲封功臣,遣使取其式而损益之。其制如瓦,第为七等。公二等(一高尺,广一尺六寸五分;一高九寸五分,广一尺六寸),侯三等(一高九寸,广一尺五寸五分;一高八寸五分,广一尺五寸;一高八寸,广一尺四寸五分),伯二等(一高七寸五分,广一尺三寸五分;一高六寸五分,广一尺二寸五分)。外刻歷履恩数之详,以记其功;中鐫免罪减禄之数,以防其过。字嵌以金。凡九十七副,各分左右。左颁功臣,右藏内府。有故,则合之以取信。”参见“铁契”。","2.借指拥有铁券的王侯贵族。清 李渔《蜃中楼·寄书》:“到今朝藿食伴腥膻,果然是不弃糟糠当年的铁券。”

铁幕[tiě mù] ,释义:比喻政治上的严密控制和统治。英国首相丘吉尔在1946年3月5日的一次讲话中诬蔑社会主义国家“用铁幕笼罩起来”。

铁案[tiě àn] ,释义:证据确凿、不能被推翻的定案或结论:~如山。这案子已成~,改变不了。

铁轴[tiě zhóu] ,释义:1.战船;铁甲船。轴,通“舳”。","2.铁铸车轴。借指车子。

铁范[tiě fàn] ,释义:铁模子。

铁船[tiě chuán] ,释义:1.亦作“銕船”。船壳用钢板制成的大船。","2.指庐山铁船峰。

高铁[gāo tiě] ,释义:符合较高标准,列车能以200千米\/小时以上的速度高速运行的铁路。简称高铁。

圣铁[shèng tiě] ,释义:1.椰子或槟榔果实内的胚胎结石。传说佩之刀兵不入,可用以护身。又称辟珠。","2.指人脑骨。

铁钵[tiě bō] ,释义:僧徒的食器。用铁制成,故称。

啮铁[niè tiě] ,释义:传说中的兽名。

铁丸[tiě wán] ,释义:小铁球。

铁画[tiě huà] ,释义:也叫铁花。中国特种工艺品之一。用铁片打成各种山水、花鸟画,上面涂上一层黑油,白底相衬,作成挂屏、挂灯等装饰品。安徽芜湖铁画较为有名。

铁尺[tiě chǐ] ,释义:1.铁制的尺。用作计量工具。《隋书·赵煚传》:“冀州 俗薄,市井多姦诈,煚 为铜斗铁尺,置之於市,百姓便之。上闻而嘉焉,颁告天下,以为常法。”《宋史·律历志四》:“后周 太祖 敕 苏绰 造铁尺,与 宋 尺同,以调中律,以均田度地。”","2.古代铁制的尺形兵器。《元典章新集·刑部·骗夺》:“悬带弓箭,执把鎗刀铁尺。”清 江藩《汉学师承记·武亿》:“手持铁尺,指挥如意,莫敢谁何。”许杰《惨雾》上:“只有 加启 带来一根铁尺,保东 和 多智 等顺手拾起一根短棒。”

铁流[tiě liú] ,释义:1.流动的铁水。","2.比喻战斗力很强的队伍。

古铁[gǔ tiě] ,释义:指剑。

铁索[tiě suǒ] ,释义:钢丝编成的绳索或粗铁链:~桥。

盐铁[yán tiě] ,释义:1.盐和铁。亦指煮盐、冶铁之事。","2.见“盐铁使”。

铁鹞[tiě yào] ,释义:契丹 骑兵名。亦称“铁鷂子”。《资治通鉴·后晋齐王开运二年》:“﹝ 契丹 主﹞命铁鷂四面下马,拔鹿角而入,奋短兵以击 晋 军。”胡三省 注:“契丹 谓精骑为铁鷂,谓其身被铁甲,而驰突轻疾,如鷂之搏鸟雀也。”宋 范镇《东斋记事》卷二:“铁鷂子,贼中谓之铁林。骑士以索贯穿于马上,虽死不堕,以豪族子亲信者为之。”

铁字[tiě zì] ,释义:指铁券上的文字。

铁肩[tiě jiān] ,释义:比喻勇于承担重任的强者。

铁骨[tiě gǔ] ,释义:1.比喻坚挺的枝干。徐迟《黄山记》一:“黄山松铁骨冰肌,异萝松天下罕见。”","2.刚强不屈的骨气。碧野《怀田庄》:“他年纪比我小,但他经过的风浪却比我多,他铁骨铮铮,不屈不挠。”袁鹰《不灭的诗魂》:“铁窗生活并没有销磨他的铮铮铁骨。”

铁臂[tiě bì] ,释义:坚强有力的手臂。

铁洛[tiě luò] ,释义:见“铁落”。

宾铁[bīn tiě] ,释义:1.镔铁。精炼之铁。宾,用同“鑌”。《新五代史·前蜀世家·王建》:“彦暉 将 顾彦瑶 顾城已危,谓诸将吏曰:‘事公当生死以之!’指其所佩宾铁剑曰:‘事急而有叛者,当齿此剑!’”《宋史·外国传六·高昌》:“又有礪石,剖之得宾铁,谓之喫铁石。”","2.辽 之号。《金史·太祖纪》:“上曰:‘辽 以宾铁为号,取其坚也。宾铁虽坚,终亦变坏,惟金不变不坏。金之色白,完颜部 色尚白。’於是国号 大金。”","3.指马口铁。郭沫若《我的童年》第一篇五:“他们有一个宾铁罐子,大概装过饼干的。”

铁锨[tiě xiān] ,释义:铲砂、土等东西的工具,用熟铁或钢板制成,长方形片状,一端安有长的木把儿。

铁匠[tiě jiàng] ,释义:打铁或锻造铁器的工匠。

铁骢[tiě cōng] ,释义:1.毛色青白相杂的马。泛指骏马。《尔雅·释畜》“青驪,駽”晋 郭璞 注:“今之铁驄。”唐 王昌龄《观猎》诗:“角鹰初下秋草稀,铁驄抛鞚去如飞。”唐 温庭筠《湖阴词》:“祖龙 黄鬚珊瑚鞭,铁驄金面青连钱。”明 徐渭《龛山凯歌》之八:“更教厮养眠营灶,自向霜糟餵铁驄。”","2.指御史。明 李贽《高同知奖勤序》:“今年春,巡按 刘公 直指铁驄,大敉羣吏,乃 高子 亦与奬赏。”

风铁[fēng tiě] ,释义:即铁马。悬挂在檐下的铁片,风吹时撞击有声。

青铁[qīng tiě] ,释义:1.指铁。铁色黑,故称。","2.指青铁砚。

点铁[diǎn tiě] ,释义:见“点铁成金”。

铁管[tiě guǎn] ,释义:1.指铁笛。","2.铁制成的圆管。

铁桥[tiě qiáo] ,释义:1.用钢铁等建造的桥,多为通火车之用。","2.指 广东省 增城县 东 罗浮山 中的石梁,望之如桥,因称。唐 曹唐《送羽人王锡归罗浮》诗:“石磴倚天行带月,铁桥 通海入无尘。”宋 苏轼《游罗浮山示儿子过》诗:“铁桥 石柱 连空横,杖藜欲趁飞猱轻。”自注:“山有 铁桥、石柱,人罕至者。”清 林则徐《中秋饮沙角炮台眺月》诗:“铁桥 石柱 我未到,黄湾 胥口 先句留。”参阅 明 陈琏《罗浮山志·洞天福地》。","3.地名。在 云南省 中甸县 境。唐 置铁桥,跨 金沙江,以通 吐蕃。吐蕃 于此置 铁桥城,为 吐蕃 十六城之一。《旧唐书·德宗纪下》:“﹝ 贞元 十年﹞ 南詔 异牟寻 攻收 吐蕃 铁桥 已东城垒一十六,擒其王五人,降其民众十万口。”

铁磬[tiě qìng] ,释义:古代值夜报时的一种器具。也称云板。

铁凤[tiě fèng] ,释义:古代屋脊上的一种装饰物。铁制,形如凤凰。下有转枢,可随风而转。

铁掀[tiě xiān] ,释义:铁锨。

铁钎[tiě qiān] ,释义:钢铁铸成的长棍,一端有刃。矿山打孔工具之一。萧军《五月的矿山》第十一章:“用铁钎子想法把石头凿成块,才能放进溜子里溜下来。”《人民文学》1981年第5期:“老柴 的牙齿闭得尤其紧,似乎用铁钎也撬不开。”

铁冠[tiě guān] ,释义:1.古代御史所戴的法冠。以铁为柱卷,故名。","2.借指御史。

铁脚[tiě jiǎo] ,释义:1.亦作“铁脚”。草名。又名烫烫青。","2.鸟名。以其爪黑得名。","3.见“铁脚”。

铁布[tiě bù] ,释义:铁铸的钱币。

铁筋[tiě jīn] ,释义:钢筋。

铁鎝[tiě dā] ,释义:铁搭。

铁嘴[tiě zuǐ] ,释义:1.比喻能言善辩的人。","2.迷信者称算命极准的人。因其言必有中,不可改移,故称。","3.鸟名。

铁墓[tiě mù] ,释义:用铁封固的坟墓。特指 河南省 淮阳县 柳湖 旁所存 西周 初年 陈国 国君 陈胡公 之墓。宋 苏轼《和子由柳湖久涸忽有水开元寺山茶旧无花今岁盛开》之一:“太昊祠 东 铁墓 西,一樽曾与子同携。”宋 苏轼《东坡志林·铁墓厄台》:“余旧过 陈州,留七十餘日,近城可游观者无不至。柳湖 旁有丘,俗谓之 铁墓,云 陈胡公 墓也。城濠水往嚙其址,见有铁錮之。”

铁罐[tiě guàn] ,释义:马口铁罐俗称铁罐,铁盒,就是用马口铁做成的罐子,马口铁是其是铁的表面渡上锡。

衔铁[xián tiě] ,释义:某些电器中放在电磁铁两极中间的铁块或铁片。电磁铁的线圈通电时衔铁就被吸引而移动,从而改变所连接的电路。

铁炭[tiě tàn] ,释义:1.铁和炭。古代用于探测节候变化的仪器上。","2.一种用于冶锻的煤。火焰不高。

铁钳[tiě qián] ,释义:即原劳动人民用来烧火夹煤炭的铁制钳子,故名铁钳。

铁屋[tiě wū] ,释义:比喻监狱。

凡铁[fán tiě] ,释义:普通的兵器。特指一般的剑,区别于名剑。

铁稳[tiě wěn] ,释义:形容非常稳妥可靠。

铁线[tiě xiàn] ,释义:细铁丝。

铁砂[tiě shā] ,释义:1.含铁的矿砂。","2.铁制小颗粒,喷射铁砂可用来清除铸件表面的砂子,也用作猎枪的子弹。

柔铁[róu tiě] ,释义:熟铁。

榷铁[què tiě] ,释义:官府对铁实行专卖。

角铁[jiǎo tiě] ,释义:用于将表面互成角度的两个零件连在一起的铁条。

空铁[kōng tiě] ,释义:即悬挂式空中单轨交通系统,与地铁和有轨电车不同,空铁的轨道在上方,是悬挂在空中轨道上运行的一种轨道交通。

铁母[tiě mǔ] ,释义:铁钱的母钱。铁钱的母钱,实为铜质,表面有铁锈,制作精良,穿口打磨干净,轮廓、背郭整齐,字口、地章干净平整无留铜,两宋铁母最多。

空铁[kōng tiě] ,释义:即悬挂式空中单轨交通系统,与地铁和有轨电车不同,空铁的轨道在上方,是悬挂在空中轨道上运行的一种轨道交通。

铁鸟[tiě niǎo] ,释义:比喻飞机。茅盾《大鼻子的故事》二:“那一年忽然 上海 打起仗来,‘大铁鸟’在半空里撒下无数的炸弹。”郭沫若《长春集·颂武汉》:“火龙驶过 龟 蛇 舞,铁鸟飞临凤鹤回。”

铁片[tiě piàn] ,释义:1.磁铁矿石中成片状的天然铁。","2.乐器名。即铁绰板。一种月牙形的铁片。","3.片状的铁制品。通称铁皮。如:当心别被铁片划破了手。

铁厂[tiě chǎng] ,释义:1.旧指炼铁、制造机器等综合性的工厂。","2.今指炼铁厂,通称钢铁厂。

铁笼[tiě lóng] ,释义:1.车轴头上的铁箍。《史记·田单列传》:“﹝ 田单 ﹞令其宗人尽断其车轴末而傅铁笼。”《资治通鉴·周赧王三十六年》:“初,燕 人攻 安平,临淄 市掾 田单 在 安平,使其宗人皆以铁笼傅车轊。”胡三省 注:“卷铁以傅车轊,故谓之铁笼……轊音卫,车轴头谓之轊。”","2.铁制的笼子。用作刑具。《新五代史·杂传十三·董璋》:“获其逃者,覆以铁笼,火炙之。”《资治通鉴·后梁太祖乾化元年》:“燕王 守光 既克 沧州,自谓得天助,淫虐滋甚,每刑人,必置诸铁笼,以火逼之。”","3.比喻没有人身自由的社会环境。阮章竞《漳河水·自由歌》:“减租减息闹土改,妇女飞出铁笼来。”

精铁[jīng tiě] ,释义:1.优质的铁。","2.指用精工锻炼过的铁所制的器物。

铁则[tiě zé] ,释义:比喻确定不移的法则;铁律: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一个~。

铁球[tiě qiú] ,释义:多指我国古代发明的一种健身器材,可拿在手中活动手指。

芯铁[xīn tiě] ,释义:一种级别的软铁,适用于扼流圈芯、变压器芯和继电器芯。

铁舌[tiě shé] ,释义:1.比喻擅长辩论的口才。","2.刨子中的刨刀。

铁炉[tiě lú] ,释义:1.铁制的火炉。","2.铁匠所用的炉子。用以烧软或熔化铁块、铁器,便于铸造加工。

铁定[tiě dìng] ,释义:确定不移:~的事实。败局已经~。

阿铁[ā tiě] ,释义:阿铁的意思就是根据北方 的方言铁哥们而引用过来的一种通俗的说法,就是形容两个人之间两肋插刀,形影不离。

铁刹[tiě shā] ,释义:指寺前的幡竿。

铁落[tiě luò] ,释义:1.铁罐子。","2.亦作“铁洛”。打铁时飞溅出的铁屑。古代中医认为可入药。

铁蛇[tiě shé] ,释义:比喻铁鞭。

铁鼓[tiě gǔ] ,释义:犹战鼓。

铁蕉[tiě jiāo] ,释义:植物名。又称凤尾蕉。通称铁树。

铁轮[tiě lún] ,释义:1.铁铸的车轮。佛教传说地狱中挤压恶鬼的刑具。","2.佛教语。指转轮王的四宝(金、银、铜、铁四轮)之一。此四宝分领四大洲,铁轮王领南阎浮提之一洲。

铁帚[tiě zhǒu] ,释义:铁扫帚。比喻人民力量。

铁窗[tiě chuāng] ,释义:安上铁栅的窗户,借指监牢:~生活。

废铁[fèi tiě] ,释义:适用于再加工的废熟铁块或无用的熟铁制品。

铁画[tiě huà] ,释义:也叫铁花。中国特种工艺品之一。用铁片打成各种山水、花鸟画,上面涂上一层黑油,白底相衬,作成挂屏、挂灯等装饰品。安徽芜湖铁画较为有名。

铁刷[tiě shuā] ,释义:1.古代一种刑具。","2.刷除金属器物污垢的工具。

铁犀[tiě xī] ,释义:铁铸的犀牛。古代传说犀角可避水,因铸铁犀置江河边,以镇水患。

铁市[tiě shì] ,释义:经营铁器的集市。《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大司农﹞属官有……斡官、铁市两长丞。”南朝 陈 徐陵《长干寺众食碑》:“其外铁市铜街,青楼紫陌,辛 家黑白之里,甲第王侯之门,莫不供施相高,资储转众。”北周 庾信《周冠军公夫人乌石兰氏墓志铭》:“扶风 旧城,犹存铁市;河 南故野,尚餘 金谷。”

铁精[tiě jīng] ,释义:铁的精华,纯铁。

铁搭[tiě dā] ,释义:刨土用的一种农具,有三至六个略向里弯的铁齿。也作铁。

铁窗[tiě chuāng] ,释义:安上铁栅的窗户,借指监牢:~生活。

铁炮[tiě pào] ,释义:旧式火炮的一种。

铁打[tiě dǎ] ,释义:属性词。用铁打成的,比喻坚固或坚强:~江山。~的汉子。

焊铁[hàn tiě] ,释义:任何一种作焊烙用的略带尖形或楔形的电热装置,烙铁头。

铁杖[tiě zhàng] ,释义:1.古兵器名。铁制的棍棒。","2.铁手杖。

铁衣[tiě yī] ,释义:用铁甲编成的战衣。

铁胆[tiě dǎn] ,释义:形容坚强勇敢。

铁打[tiě dǎ] ,释义:属性词。用铁打成的,比喻坚固或坚强:~江山。~的汉子。

甲铁[jiǎ tiě] ,释义:铠甲的铁片。

铁牌[tiě pái] ,释义:1.一种响器。古时僧人凌晨敲击,用以报晓。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天晓诸人入市》:“每日交五更,寺院行者打铁牌子或木鱼循门报晓。”","2.犹铁榜。《清史稿·世祖纪二》:“如有窃权纳贿,交结官员,越分奏事者,凌迟处死,特立铁牌,俾世遵守。”邓云乡《红楼风俗谭·太监种种》:“清 代鉴于 明 代的太监弄权…… 顺治 十二年裁定太监,立了‘铁牌’,规定:‘但有犯法、干政、窃权、纳贿、嘱托内外、交结官员、越分奏事、上言官吏贤否者,即行凌迟处死,特立铁牌,世世遵守。’据 金梁《清宫史略》记载:‘铁牌高四尺五寸,广一尺九寸、厚一寸,铸设内务府,今存。’”

铁标[tiě biāo] ,释义:亦作“铁鏢”。用铁或钢铸的一种兵器,形如矛头,用以投掷伤人。

铁纱[tiě shā] ,释义:用细铁丝纵横交错编成的网状物,多用来做纱窗。

铁骊[tiě lí] ,释义:黑色的马。

铁汉[tiě hàn] ,释义:指坚强的人。也叫铁汉子。

铁饼[tiě bǐng] ,释义:1.田赛项目之一。在投掷圈内,以手指远端的指节扣住饼沿,经身体急速旋转,将铁饼用力掷出,落入规定区域内为有效。","2.田赛投掷器械之一。形状略像凸镜,边缘和中心用铁制成。

铁角[tiě jiǎo] ,释义:1.比喻黑墨。","2.指螃蟹。

铁汉[tiě hàn] ,释义:指坚强的人。也叫铁汉子。

心铁[xīn tiě] ,释义:1.坚硬如铁之心。","2.指心坚似铁。

金铁[jīn tiě] ,释义:1.铜和铁。","2.专指铁。","3.借指金属制的器具。(1)刑具。","4.指经济、军事。

铁壁[tiě bì] ,释义:1.坚黑如铁的石崖。元 杨维桢《游虎丘追和东坡留题石壁诗韵》:“花凝铁壁坚,木根山骨冷。”","2.比喻坚不可摧的事物。宋 徐积《和倪敦复》:“金城不可破,铁壁不可夺。”《花月痕》第四八回:“原来这阵要先破左右两翼,左翼是个铜墙,右翼是个铁壁。”陈毅《过太行山书怀》诗:“一九四二年,苦战破铁壁。”","3.比喻难以逾越的障碍。鲁迅《热风·随感录五九》:“我们只要留心译本上的序跋,以及各样对于外国事情的批评议论,便能发见我们和别人的思想中间,的确还隔着几重铁壁。”

铁研[tiě yán] ,释义:即铁砚。

铁花[tiě huā] ,释义:1.金属器物的光泽。","2.犹铁画。

铁子[tiě zǐ] ,释义:用铁做成的小颗粒,即铁砂,用作子弹。

炼铁[liàn tiě] ,释义:把铁矿石和焦炭等燃料及熔剂装入高炉中冶炼,去掉杂质而得到铁。

铁爬[tiě pá] ,释义:铁制的爬土用具。

镔铁[bīn tiě] ,释义:精炼的铁。

铁檛[tiě zhuā] ,释义:亦作“铁挝”。铁杖。古代用作兵器。《资治通鉴·后梁太祖开平元年》:“因数 渥 亲信十餘人之罪,曳下,以铁檛击杀之。”宋 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第九出:“汝生得貌如秀士,料想不是客家。我且饶你一下铁挝,留金珠买路。”《宋史·王继勋传》:“继勋 有武勇,在军阵,常有铁鞭、铁槊、铁檛,军中目为‘王三铁’。”

铁掌[tiě zhǎng] ,释义:比喻强有力的统治。

砂铁[shā tiě] ,释义:矿物名。炼铁的上等原料。

铁钳[tiě qián] ,释义:即原劳动人民用来烧火夹煤炭的铁制钳子,故名铁钳。

铁官[tiě guān] ,释义:古代官名。主管铁器铸造等。《管子·海王》:“今铁官之数曰:‘一女必有一鍼一刀,若其事立。’”郭沫若 等集校:“铁官之职疑 春秋 末年已有之。”《史记·酷吏列传》:“赵国 以冶铸为业,王数讼铁官事,汤 常排 赵王。”宋 洪迈《容斋续笔·汉郡国诸官》:“今略以《地理志》所载言之,凡铁官三十八,盐官二十九,工官九,皆不暇纪其处。”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二章第四节:“汉武帝 收回冶铁业,在全国重要产铁地设铁官,冶铸农器与兵刃。”

铁锨[tiě xiān] ,释义:铲砂、土等东西的工具,用熟铁或钢板制成,长方形片状,一端安有长的木把儿。

铁关[tiě guān] ,释义:宫禁的城门。

铁活[tiě huó] ,释义:1.一般器物或建筑物上用铁制成的物件。","2.制造和修理上述物件的工作。

铁冶[tiě yě] ,释义:1.炼铁。《史记·货殖列传》:“蜀 卓氏 之先,赵 人也,用铁冶富。”《宋史·食货志下》:“﹝ 庆历 ﹞五年,泉州 青阳 铁冶大发。”清 唐甄《潜书·富民》:“有 苗氏 者,富於铁冶,业之数世矣。”","2.指炼铁之所。吴晗《朱元璋传》第六章二:“磁州 临水镇 产铁,元 朝曾在此地设置铁冶,炉丁万五千户,每年收铁百余万斤。”

铁模[tiě mó] ,释义:

衔铁[xián tiě] ,释义:某些电器中放在电磁铁两极中间的铁块或铁片。电磁铁的线圈通电时衔铁就被吸引而移动,从而改变所连接的电路。

铁立[tiě lì] ,释义:1.形容岿然挺立,像铁铸的一样。","2.指松林。

毛铁[máo tiě] ,释义:古时指刚出炉尚未经锤锻的熟铁。明 宋应星《天工开物·锤锻》:“凡出炉熟铁,名曰毛铁。”郭沫若《奴隶制时代·<侈靡篇>的研究》:“铁的发现大抵是在 春秋 年间,起初只能产毛铁,还不能炼成钢铁。”

铁雷[tiě léi] ,释义:地雷的一种。雷壳用铁制成。

铁锡[tiě xī] ,释义:1.铁和锡。","2.唐代一种劣质钱币。以铁和锡熔铸而成。","3.指锡杖。

铁矿[tiě kuàng] ,释义:1.含有可提炼出铁的化合物的岩石或沉积物。","2.铁矿井或铁矿山。

铁鞭[tiě biān] ,释义:即铁节鞭。

铁挝[tiě wō] ,释义:1.见“铁檛”。","2.见“铁擿”。

铁钱[tiě qián] ,释义:古代用铁铸成的钱币。始于 汉 代 公孙述。南朝 梁武帝 时又铸铁五铢。五代、宋 和 清 代亦铸造过铁钱。铁钱的铸造,标志货币贬值。《梁书·武帝纪下》:“﹝ 普通 四年﹞十二月戊午,始铸铁钱。”《陈书·沉炯传》:“僧辩 素闻其名,於军中购得之,酬所获者铁钱十万。自是羽檄军书皆出于 炯。”《宋史·兵志五》:“职级已上,冬赐绵袍,月给食盐、米麦、铁钱。”清 袁枚《随园随笔·原始》:“梁武帝 时以铁钱之故,商贾多姦,有东钱、西钱、长钱之分,以七八十为一百,末年竟以三十五为一百。”

吐铁[tǔ tiě] ,释义:贝名。也叫土铁,俗称泥螺。壳卵圆形,体肥,略带黄色。生活于浅海泥滩上,我国沿海各地均产,肉可供食用。

铁榜[tiě bǎng] ,释义:亦作“铁牓”。铁制的榜牌。用于刻记姓名或文告。

铁证[tiě zhèng] ,释义:指确凿的证据:~如山(形容证据确凿不移)。

铁则[tiě zé] ,释义:比喻确定不移的法则;铁律: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一个~。

铁签[tiě qiān] ,释义:一种细铁棍。头呈尖形,用以检查货物。

铁铉[tiě xuàn] ,释义:一种铁器,形似“U”型,在北京巷子中,为理发师所用。

铁黑[tiě hēi] ,释义:像铁一样黑的颜色。常以形容心地狠毒。

铁帘[tiě lián] ,释义:铁制的箭靶。

铁契[tiě qì] ,释义:古代皇帝颁赐功臣授以世代享受某种特权的凭证。为 汉高祖 所创。铁制的契券上用丹砂书写誓词,从中剖开,朝廷和受赐者各保存一半。

铁铉[tiě xuàn] ,释义:一种铁器,形似“U”型,在北京巷子中,为理发师所用。

铁仙[tiě xiān] ,释义:比喻体格健壮而神采飘逸的人。

铁翼[tiě yì] ,释义:强劲有力的翅膀。

炒铁[chǎo tiě] ,释义:1.明 代的一种刑罚。对重罪人犯罚以炒矿砂炼铁的苦役。《明史·刑法志一》:“情重者煎盐、炒铁,死罪五年,流罪四年。”","2.制造铁器;打铁。翟强《刘顺清》:“我们从山上搬下来三口一千多斤的大铁钟,要请你去炒铁,给我们一连人打镢头、打斧子、倒铧叶子。”

负铁[fù tiě] ,释义:披着盔甲。

铁实[tiě shí] ,释义:1.结实;健壮。","2.踏实,内心充实。

铁板[tiě bǎn] ,释义:压成板形的熟铁。

铁定[tiě dìng] ,释义:确定不移:~的事实。败局已经~。

铁舌[tiě shé] ,释义:1.比喻擅长辩论的口才。","2.刨子中的刨刀。

铁案[tiě àn] ,释义:证据确凿、不能被推翻的定案或结论:~如山。这案子已成~,改变不了。

铁胎[tiě tāi] ,释义:1.用铁制作的内部衬垫物。《新五代史·杂传十五·慕容彦超》:“其被围也,勉其城守者曰:‘吾有银数千鋌,当悉以赐汝。’军士私相谓曰:‘此铁胎尔,復何用哉!’皆不为之用。”","2.指胎土含铁量较多的瓷器。如 宋 建窑兔毫盏之类。参阅《文物》1959年第2期 冯先铭《瓷器浅说》。

铁水[tiě shuǐ] ,释义:铁熔化而成的炽热液体。

铁什[tiě shí] ,释义:指古代车饰之铁制杂具。

铁杆[tiě gǎn] ,释义:1.比喻十分可靠:~卫队。","2.形容顽固不化:~汉奸。

铁绳[tiě shéng] ,释义:犹铁链。

铁口[tiě kǒu] ,释义:1.旧时占卜命相者的自夸之词。谓其预测无不应验。 清 洪昇 《长生殿·进果》:“住 褒城 ,走 咸京 ,细看流年与五星。生和死,断分明,一张铁口尽闻名。”","2.形容强硬的言词。 清 李渔 《蜃中楼·寄书》:“ 杞 人多事,不用忧天。我这铁口曾相券,岂同戏言。”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十六章:“老兄可不要铁口无情,浇他冷水。”

铁水[tiě shuǐ] ,释义:铁熔化而成的炽热液体。

铁铸[tiě zhù] ,释义:像用铁铸成一样。

减铁[jiǎn tiě] ,释义:成色不足的铁。

铁体[tiě tǐ] ,释义:见“铁崖体”。

铁柜[tiě guì] ,释义:1.铁制的箱柜。","2.保险箱的别称。

铁箍[tiě gū] ,释义:建筑中用以将石料夹在一起的箍。

铁铣[tiě xǐ] ,释义:铁锨。韦君宜《似水流年·一个炼铁厂的历史》:“望着建炉工人在用铁铣除草根,打下地基去。”

铁搭[tiě dā] ,释义:刨土用的一种农具,有三至六个略向里弯的铁齿。也作铁。

铁翅[tiě chì] ,释义:1.比喻坚挺而快速行进的船帆。元 杨维桢《毘陵行》:“赤槓卓入 铁瓮 户,铁翅横截 丹阳湖。”","2.鸽名。清 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花儿市》:“京师多好蓄鸽,种类极繁。其珍贵者有……铁翅、玉环等名色。”

铁猫[tiě māo] ,释义:1.亦作“铁猫”。古代的一种攻城器具。","2.古时救火的一种器具。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防火》:“及有救火家事,谓如大小桶、洒子、麻搭、斧锯、梯子、火叉、大索、铁猫儿之类。”","3.铁锚。宋 周密《癸辛杂识续集上·栅沙武口》:“俟彼船出口子,即以铁猫儿罥定,復回棹拽其船以归。”宋 刘克庄《西江月·腰痛旧传陈复斋名方岁久失之》词:“思邈 方书去失,休文 老病来攻。新年筋力太龙钟,腰似铁猫儿重。”《元典章新集·刑部·偷盗》:“蒋阿三 等偷盗不知名舡主铁猫四箇。”","4.见“铁猫”。

铁车[tiě chē] ,释义:火车的旧称。

铁索[tiě suǒ] ,释义:钢丝编成的绳索或粗铁链:~桥。

铁刃[tiě rèn] ,释义:泛指金属制成的兵器。

铁饼[tiě bǐng] ,释义:1.田赛项目之一。在投掷圈内,以手指远端的指节扣住饼沿,经身体急速旋转,将铁饼用力掷出,落入规定区域内为有效。","2.田赛投掷器械之一。形状略像凸镜,边缘和中心用铁制成。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自新华字典、康熙字典、汉语字典、网络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