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的两字词语

本篇两字词语要给大家提供的是洛的两字词语,这篇内容中收录了较多的洛的两字词语,部分成语有拼音和释义,洛的两字词语都摘录于中华词典,希望这些洛的两字词语能够帮助到您。

函洛[hán luò] ,释义:亦作“凾洛”。古代 长安 和 洛阳 的并称。

陕洛[shǎn luò] ,释义:陕县 和 洛阳 的并称。

拜洛[bài luò] ,释义:礼拜 洛水 神。《易·繫辞上》:“河 出图,洛 出书,圣人则之。”后人把 河 图 洛 书加以神化,历朝多行拜 洛 之典。南朝 陈 徐陵《在北齐与杨仆射书》:“昔分鼇命鳸之世,观 河 拜 洛 之年,则有日乌流灾,风禽骋暴。”

洛成[luò chéng] ,释义:梳篦的异名。

洛水[luò shuǐ] ,释义:1.古水名。即今河南省洛河。","2.古水名。一名北洛水。即今陕西省北洛河。","3.古水名。即雒水。今四川省沱江诸源之一。","4.古水名。一名洛涧。即今安徽省洛河。

洛派[luò pài] ,释义:宋 儒 程颢 程颐 兄弟是 洛阳 人,后人便称其学派为洛派。

关洛[guān luò] ,释义:1.关中 和 洛阳 一带。泛指北方地区。《晋书·地理志上》:“魏武 定霸,三方鼎立,生灵版荡,关 洛 荒芜。”《文选·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所以 关 洛 动南望之怀,獯夷遽北归之念。”吕延济 注:“关,秦 也。洛,洛阳。南望,谓乱已平,齐 都 江 南。”《南史·谢晦传》:“帝深加爱赏,从征 关 洛,内外要任悉委之。”","2.指 宋 代理学的两个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关中 张载 和 洛阳 二 程(程颢、程颐)。明 高启《追挽恭孝先生》诗之一:“关 洛 遗风在,河 汾 旧业传。”

辇洛[niǎn luò] ,释义:犹 京洛。指京都。清 黄景仁《送何数峰之辉县》诗:“輦洛才名动綺年,识君风雪古 幽 燕。”

作洛[zuò luò] ,释义:语出《书·多士》:“今朕作大邑于兹 洛。”周 都于 镐京,周成王 时,周公 又建 洛邑 为东都。后世因以“作洛”指另建新都。

洛苑[luò yuàn] ,释义:见“洛阳苑”。

洛学[luò xué] ,释义:指 宋 儒 程颢、程颐 的学说。因其是 洛阳 人,故名。

普洛[pǔ luò] ,释义:见“普罗列塔利亚特”。

洛食[luò shí] ,释义:原指 周公 营东都,先卜地,洛 得吉兆。引申为定都。

闽洛[mǐn luò] ,释义:宋 代理学以二 程 和 朱熹 为首两学派的并称。二 程 ( 程颢、程颐 ), 洛阳 人, 朱熹 曾侨寓 福建 之 建阳 ,故称。

九洛[jiǔ luò] ,释义:1.亦作“九雒”。即《九畴洛书》。","2.犹九州。

洛尾[luò wěi] ,释义:指 安徽省 洛河 北至 怀远县 入 淮 处。

伊洛[yī luò] ,释义:1.亦作“伊雒”。

嵩洛[sōng luò] ,释义:嵩山 和 洛水 的并称。两者圴近东都 洛阳。

皋洛[gāo luò] ,释义:亦作“皋洛”。见“皋落”。

东洛[dōng luò] ,释义:指 洛阳。汉 唐 时以 洛阳 为东都,故称。唐 韩愈《县斋有怀》诗:“求官去 东洛,犯雪过 西华。”钱仲联 集释引 王元启 曰:“公于 贞元 十六年冬及明年冬,自 洛 再往京师。”宋 唐庚《有所叹》诗之一:“近逃臺鼎居 东洛,闻道衣冠满北军。”参见“东都”。

卜洛[bǔ luò] ,释义:《书·洛诰》:“我乃卜 涧水 东、瀍水 西,惟 洛 食。”周公 卜择 洛邑 得吉兆而建为东都,后因称经营新都为卜 洛。

洛花[luò huā] ,释义:洛阳花的省称。特指牡丹。宋 欧阳修《洛阳牡丹记·花释名》:“洛花以穀雨为开候。”宋 范成大《次韵同年杨使君回自毘陵同泛石湖舟中见赠》:“洛花堆锦煖,吴 藕鏤冰寒。”参见“洛阳花”。

铁洛[tiě luò] ,释义:见“铁落”。

温洛[wēn luò] ,释义:1.古代传说,谓王者如有盛德,则洛水先温,故称“温洛”。","2.借指洛阳。

洛蜀[luò shǔ] ,释义:指 洛 党和 蜀 党。为 宋哲宗 时 元祐 三党中的两党(另一党叫 朔 党)。

青洛[qīng luò] ,释义:江西 青原山 和 浙江 洛迦山(即 普陀)的并称。

洛荒[luò huāng] ,释义:狂言乱语。

有洛[yǒu luò] ,释义:1.古国名。为商所灭。有,词头。

洛闽[luò mǐn] ,释义:洛闽洛学和闽学的合称即程朱理学。

洛龟[luò guī] ,释义:指传说中 大禹 治水时,自 洛水 而出、背负 洛书 的神龟。

洛禊[luò xì] ,释义:古代在 洛水 边洗濯或宴饮以除灾去邪的活动。

洛涧[luò jiàn] ,释义:古水名。又名 洛水。即今 安徽省 淮南市 东 淮河 支流 洛河。晋 太元 八年(公元383年)东晋 刘牢之 大破 前秦 苻坚 军于此。《晋书·刘牢之传》:“坚 将 梁成 又以二万人屯 洛涧,玄 遣 牢之 以精卒五千...

三洛[sān luò] ,释义:谓腕。

凾洛[hán luò] ,释义:见“函洛”。

洛师[luò shī] ,释义:洛京。师,京师。

洛都[luò dōu] ,释义:即 洛阳。因是著名的古都,故称。

洛妃[luò fēi] ,释义:传说中的 洛水 女神 宓妃。

洛英[luò yīng] ,释义:洛阳 耆英。

洛书[luò shū] ,释义:儒家关于《尚书·洪范》“九畴”创作过程的传说。

洛社[luò shè] ,释义:1.宋 欧阳修 梅尧臣 等在 洛阳 时组织的诗社。宋 欧阳修《酬孙延仲龙图》诗:“洛社当年盛莫加,洛阳 耆老至今夸。”清 赵翼《新春招程霖岩汤蓉溪二丈暨庄学晦家缄斋小集》诗:“作诗传他年,或可洛社继。”","2.即洛阳耆英会。宋 苏轼《司马君实独乐园》诗:“先生卧不出,冠盖倾洛社。”叶敬常《上巳日同哲夫寄芳微之毅白诸社友北郊修禊》诗:“雅集 兰亭 洵乐事,相逢洛社有耆英。”参见“洛阳耆英会”。","3.洛阳社的简称。宋 刘克庄《念奴娇·寿方德润》词:“洛社自佳,镜湖 虽好,莫问君王乞。”参见“洛阳社”。

许洛[xǔ luò] ,释义:许京 和 洛京(今 河南 许昌 和 洛阳)的并称。晋 干宝《<晋纪>总论》:“潜谋虽密,而在几必兆;淮浦 再扰,而 许 洛 不震。”晋 王羲之《与会稽王笺》:“况今转运供继,西输 许 洛,北入 黄河,虽 秦政 之弊未至於此,而十室之忧便以交至。”《宋书·刘康祖传》:“其年秋,萧斌、王玄謨、沉庆之 等入 河,康祖 率 豫州 军出 许 洛。”

河洛[hé luò] ,释义:1.亦作“河雒”。黄河与洛水的并称。

洛党[luò dǎng] ,释义:宋哲宗 元祐 年间,反对 王安石 新法的朝臣三党之一,以 程颐 为首,主要成员有 朱光庭、贾易 等。因 程颐 是 洛阳 人,故称。宋 王应麟《小学绀珠·名臣下·元祐三党》:“洛 党:程颐 为领袖,朱光庭、贾易 等为羽翼;蜀 党;苏軾 为领袖,吕陶 等为羽翼;朔党:刘挚 为领袖。”明 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洛蜀党议》:“时 吕公著 独当国,羣贤咸在朝,不能不以类相从,遂有 洛 党、蜀 党、朔党之语。”

洛汭[luò ruì] ,释义:1.河南省 洛水 入 黄河 处。《书·禹贡》:“东过 洛 汭,至于 大伾。”《史记·河渠书论》:“余南登 庐山 ……东闚 洛 汭、大邳。”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章句》:“四言广於 夏 年,《洛汭之歌》是也。”

洛女[luò nǚ] ,释义:指 洛水 女神。

曲洛[qǔ luò] ,释义:见“曲诺”。

巩洛[gǒng luò] ,释义:1.巩洛二古地名的并称,地在今河南洛阳一带。

洛叉[luò chā] ,释义:梵语。数词。十万。一说为万。

洛灵[luò líng] ,释义:洛神。

蜀洛[shǔ luò] ,释义:蜀 党、洛 党的并称。

京洛[jīng luò] ,释义:等于说京城。本指洛阳,因东周、东汉曾在这里建都,故称京洛。

中洛[zhōng luò] ,释义:中都 洛阳。

咸洛[xián luò] ,释义:咸阳 与 洛阳 的并称。

瀍洛[chán luò] ,释义:瀍水 和 洛水 的并称。洛阳 为 东周、东汉、魏、晋 等朝都城(今 河南省 洛阳市,地处 瀍水 两岸、洛水 之北)。故多以二水连称谓其地。《艺文类聚》卷九引 晋 张载《濛汜池赋》:“激 通渠 于千金,承 瀍 洛 之长川。”南朝 梁 刘孝标《辩命论》:“天地板荡,左带沸脣,乘间电发,遂覆 瀍洛,倾五都。”明 唐顺之《读<春秋>》:“幽 弑而 平 徙 岐 丰 之地,委为草莽 瀍 洛 之外,声教阻絶。”

濂洛[lián luò] ,释义:北宋 理学的两个学派。“濂”指 濂溪 周敦颐;“洛”指 洛阳 程颢、程颐。

洛宴[luò yàn] ,释义:指 周公 卜都 洛邑,因流水以泛酒之事。

洛涘[luò sì] ,释义:洛水 边。

洛桥[luò qiáo] ,释义:指 洛阳市 天津桥。桥在 洛水 上,故亦称“洛桥”。唐 祖咏《江南旅情》诗:“为报空潭橘,无媒寄 洛桥。”

洛川[luò chuān] ,释义:洛水。即今 河南省 洛河。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自新华字典、康熙字典、汉语字典、网络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