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自洛阳往孟津道中作」全文/注释/译文/赏析 - 元好问的诗句大全

临江仙·自洛阳往孟津道中作是由金朝作者元好问写的一首诗句,这是一首豪放的诗句,目的的诗句,吊古伤今的诗句,吊古的诗句,文章中包含临江仙·自洛阳往孟津道中作全文,临江仙·自洛阳往孟津道中作译文,临江仙·自洛阳往孟津道中作注释,临江仙·自洛阳往孟津道中作赏析等内容。

《临江仙·自洛阳往孟津道中作》,作者:元好问,朝代:金。译文对照

《临江仙·自洛阳往孟津道中作》全文阅读

今古北邙山下路,黄尘老尽英雄。人生长恨水长东。幽怀谁共语,远目送归鸿。

盖世功名将底用,从前错怨天公。浩歌一曲酒千钟。男儿行处是,未要论穷通。

《临江仙·自洛阳往孟津道中作》译文解释

《临江仙·自洛阳往孟津道中作》注释大全

《临江仙·自洛阳往孟津道中作》拼音

Jin Gu Bei Mang Shan Xia Lu ,Huang Chen Lao Jin Ying Xiong 。Ren Sheng Chang Hen Shui Chang Dong 。You Huai Shei Gong Yu ,Yuan Mu Song Gui Hong 。

Gai Shi Gong Ming Jiang De Yong ,Cong Qian Cuo Yuan Tian Gong 。Hao Ge Yi Qu Jiu Qian Zhong 。Nan Er Hang Chu Shi ,Wei Yao Lun Qiong Tong 。

《临江仙·自洛阳往孟津道中作》赏析摘录

由词题不知,此词作于由洛阳赴孟津的途中元好问自公元1218年(金宣宗兴定二年)移家河南登封,此后一段时间行迹多在河南。作者触景伤感,吊古伤今,来抒发自己的怀抱。北邙山,在河南洛阳县北。古代王侯公卿多葬此山,唐新乐府有《北邙行》,所以有“黄尘老尽英雄”的感慨。这里的“老尽”蕴含着作者对英雄不遇,空老京华的无限感伤,不由不发生人生长恨水长东“的慨叹”人生“句用李煜”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句,但更为悲壮。作者的一腔幽怨无人共语,有英雄独立的悲凉,“远目送归鸿”源自嵇康的“目送归鸿,手挥五弦”《赠秀才入军》和贺铸的“恨登山临水... 古诗文网>>

《临江仙·自洛阳往孟津道中作》作者简介

元好问(音取hào,喜爱之意,名与字义同),生活在北方中国金元之际,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自新华字典、康熙字典、汉语字典、网络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