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日寄杜二拾遗」全文/注释/译文/赏析 - 高适的诗句大全

人日寄杜二拾遗是由唐朝作者高适写的一首诗句,这是一首思念的诗句,文章中包含人日寄杜二拾遗全文,人日寄杜二拾遗译文,人日寄杜二拾遗注释,人日寄杜二拾遗赏析等内容。

《人日寄杜二拾遗》,作者:高适,朝代:唐。译文对照

《人日寄杜二拾遗》全文阅读

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

柳条弄色不忍见,梅花满枝空断肠。

身在远藩无所预,心怀百忧复千虑。

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

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

龙钟还忝二千石,愧尔东西南北人。

《人日寄杜二拾遗》译文解释

人日这天,我给杜甫写一首寄到成都草堂,我在这儿怀念你,怀念我们共同的故乡。春天到来,柳叶萌芽,梅花盛开,本该令人愉悦,但飘泊异地的游子却被撩动了乡愁。当时国家多难,干戈未息,以高适的文才武略,本应参与朝廷大政,建树功业,可是偏偏远离京国,身在南蕃。正承百忧千虑而来,身当乱世,作客他乡,今年此时,已是相思不见,明年又在何处,难以预料。生活虽困顿,却也闲散自适,不可能知道此时竟辜负了随身的书剑,老于宦途风尘之中。这是说自己老迈疲癃之身,辱居刺史之位,国家多事而无所作为,内心有愧于到处飘泊流离的友人。

《人日寄杜二拾遗》注释大全

杜二拾遗:即大诗人杜甫。

人日:汉族传统节日,时在农历正月初七。农历正月初七。薛道衡《人日思归》“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南蕃:蜀

书剑:喻文武。《史记》“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二千石:汉太守官俸二千石

东西南北人:丘曾称“今丘也,东南西北之人也”,指四方奔走。

《人日寄杜二拾遗》拼音

Ren Ri Ti Shi Ji Cao Tang ,Yao Lian Gu Ren Sai Gu Xiang 。

Liu Tiao Long Se Bu Ren Jian ,Mei Hua Man Zhi Kong Duan Chang 。

Shen Zai Yuan Fan Mo Suo Yu ,Xin Huai Bai You Fu Qian Lv 。

Jin Nian Ren Ri Kong Xiang Yi ,Ming Nian Ren Ri Zhi He Chu 。

Yi Wo Dong Shan San Shi Chun ,Qi Zhi Shu Jian Lao Feng Chen 。

Long Zhong Hai Tian Er Qian Dan ,Kui Er Dong Xi Na Bei Ren 。

《人日寄杜二拾遗》赏析摘录

这是高適晚年诗作中最动人的一篇。杜甫接到这首诗时,竟至“泪洒行间,读终篇末”(《追酬高蜀州人日见寄并序》)。这首怀友思乡的诗之所以感人,主要是它饱含着特定的历史内容,把个人遭际与国家命运紧密连结起来了。高適和杜甫早在开元末年就成了意气相投的朋友,又同样落魄不偶。安史乱起,高適在玄宗、肃宗面前参预重要谋略,被赏识,境遇比杜甫好得多,曾任淮南节度使,平定永王璘的叛乱。由于“负气敢言”,遭到内臣李辅国等的谗毁,被解除兵权,留守东京。乾元二年(759),出为彭州刺史。同年年底,杜甫流离转徙,到达成都,高適写立即从彭州寄诗问讯,... 诗词名句网>>

《人日寄杜二拾遗》作者简介

高适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世称高常侍,作品收录于《高常侍集》。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其诗作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自新华字典、康熙字典、汉语字典、网络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