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归晋知罃」全文/注释/译文/赏析 - 左丘明的诗句大全

楚归晋知罃是由先秦朝作者左丘明写的一首诗句,这是一首写人的诗句,古文观止的诗句,爱国的诗句,文章中包含楚归晋知罃全文,楚归晋知罃译文,楚归晋知罃注释,楚归晋知罃赏析等内容。

《楚归晋知罃》,作者:左丘明,朝代:先秦。译文对照

《楚归晋知罃》全文阅读

晋人归楚公子谷臣,与连尹襄老之尸于楚,以求知罃。于是荀首佐中军矣,故楚人许之。

王送知罃,曰:“子其怨我乎?”对曰:“二国治戎,臣不才,不胜其任,以为俘馘。执事不以衅鼓,使归即戮,君之惠也。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王曰:“然则德我乎?”对曰:“二国图其社稷,而求纾其民,各惩其忿,以相宥也,两释累囚,以成其好。二国有好,臣不与及,其谁敢德?”

王曰:“子归何以报我?”对曰:“臣不任受怨,君亦不任受德。无怨无德,不知所报。”

王曰:“虽然,必告不谷。”对曰:“以君之灵,累臣得归骨于晋,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若从君之惠而免之,以赐君之外臣首;首其请于寡君,而以戮于宗,亦死且不朽。若不获命,而使嗣宗职,次及于事,而帅偏师以脩封疆,虽遇执事,其弗敢违。其竭力致死,无有二心,以尽臣礼。所以报也!

王曰:“晋未可与争。”重为之礼而归之。

《楚归晋知罃》译文解释

晋人把楚国公子谷臣和连尹襄老的尸首归还给楚国,以此要求交换知罃。当时荀首已经是中军副帅,所以楚人答应了。楚王送别知罃,说:“您恐怕怨恨我吧!”知罃回答说:“两国兴兵,下臣没有才能,不能胜任自己的任务,所以做了俘虏。君王的左右没有用我的血来祭鼓,而让我回国去接受诛戮,这是君王的恩惠啊。下臣实在没有才能,又敢怨恨谁?”楚王说:“那么感激我吗?”知罃回答说:“两国为自己的国家打算,希望让百姓得到平安,各自抑止自己的愤怒,来互相原谅,两边都释放被俘的囚犯,以结成友好。两国友好,下臣不曾与谋,又敢感激谁?”楚王说:“您回去,用什么报答我?”知罃回答说:“下臣无所怨恨,君王也不受恩德,没有怨恨,没有恩德,就不知道该报答什么。”楚王说:“尽管这样,还是一定要把您的想法告诉我。”知罃回答说:“以君王的福佑,被囚的下臣能够带着这把骨头回到晋国,寡君如果加以诛戮,死而不朽。如果由于君王的恩惠而赦免下臣,把下臣赐给您的外臣首,首向寡君请求,而把下臣在自己宗庙中诛戮,也死而不朽。如果得不道寡君杀我的命令,而让下臣继承宗子的地位,按次序承担晋国的军事,率领偏师(自己军队的谦称)以治理边疆,即使碰到君王的文武官员,我也不会躲避,竭尽全力以至於死,没有第二个心念,以尽到为臣的职责,这就是用来报答於君王的。”楚王说:“晋国是不能和它争夺的。”于是就对他重加礼遇而放他回去。

《楚归晋知罃》注释大全

⑴归;送还。公子谷臣:楚庄王的儿子。连尹襄老:连尹是楚国官名,襄老是楚国的大臣。连尹、楚国主射之官。

⑵求:索取。

⑶于是:在这个时候。佐中军;担任中军副帅。

⑷治戎:治兵,演习军队。这里的意思是交战。

⑸馘(guó):割下敌方战死者的左耳(用来报功)。这里与“俘”连用,指俘虏。

⑹鼓:取血涂鼓,意思是处死。

⑺即戮(lù):接受杀戮。

⑻惩:戒,克制。忿:怨恨。

⑼宥(yòu);宽恕,原谅。

⑽与及:参与其中,相干。

⑾任:担当

⑿外臣:外邦之臣。臣子对别国君主称外臣。

⒀宗:宗庙。

⒁不获命:没有获得国君允许杀戮的命令。

⒂宗职:祖宗世袭的职位。

⒃偏师:副帅、副将所属的军队,非主力军队。

⒄致死:献出生命。

《楚归晋知罃》拼音

Jin Ren Gui Chu Gong Zi Gu Chen ,Yu Lian Yin Xiang Lao Zhi Shi Yu Chu ,Yi Qiu Zhi Ying 。Yu Shi Xun Shou Zuo Zhong Jun Yi ,Gu Chu Ren Hu Zhi 。

Wang Song Zhi Ying ,Yue :“Zi Ji Yuan Wo Hu ?”Dui Yue :“Er Guo Zhi Rong ,Chen Bu Cai ,Bu Sheng Ji Ren ,Yi Wei Fu Guo 。Zhi Shi Bu Yi Xin Gu ,Shi Gui Ji Lu ,Jun Zhi Hui Ye 。Chen Shi Bu Cai ,You Shei Gan Yuan ?”

Wang Yue :“Ran Ze De Wo Hu ?”Dui Yue :“Er Guo Tu Ji She Ji ,Er Qiu Shu Ji Min ,Ge Cheng Ji Fen ,Yi Xiang You Ye ,Liang Shi Lei Qiu ,Yi Cheng Ji Hao 。Er Guo You Hao ,Chen Bu Yu Ji ,Ji Shei Gan De ?”

Wang Yue :“Zi Gui He Yi Bao Wo ?”Dui Yue :“Chen Bu Ren Shou Yuan ,Jun Yi Bu Ren Shou De 。Mo Yuan Mo De ,Bu Zhi Suo Bao 。”

Wang Yue :“Sui Ran ,Bi Gao Bu Gu 。”Dui Yue :“Yi Jun Zhi Ling ,Lei Chen De Gui Gu Yu Jin ,Gua Jun Zhi Yi Wei Lu ,Si Ju Bu Xiu 。Re Cong Jun Zhi Hui Er Mian Zhi ,Yi Ci Jun Zhi Wai Chen Shou ;Shou Ji Qing Yu Gua Jun ,Er Yi Lu Yu Zong ,Yi Si Ju Bu Xiu 。Re Bu Huo Ming ,Er Shi Si Zong Zhi ,Ci Ji Yu Shi ,Er Shuai Pian Shi Yi 脩Feng Jiang ,Sui Yu Zhi Shi ,Ji Fu Gan Wei 。Ji Jie Li Zhi Si ,Mo You Er Xin ,Yi Jin Chen Li 。Suo Yi Bao Ye !

Wang Yue :“Jin Wei Ke Yu Zheng 。”Chong Wei Zhi Li Er Gui Zhi 。

《楚归晋知罃》赏析摘录

古诗文网>>

《楚归晋知罃》作者简介

左丘明(约前502—约前422)姓丘,名明,因其父任左史官,故称左丘明(而关于左丘明的姓名,长期以来由于先秦及汉代文献对左传作者左丘明的记载非常有限,历代学者就左丘明氏字名情况问题争论不休、众说纷纭。一说复姓左丘,名明;一说单姓左,名丘明,但史载,左丘明乃姜子牙后裔,嫡系裔孙丘(邱)氏较为可靠,旁系左氏有待商酌)春秋末期鲁国都君庄(今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东衡鱼村)人。春秋末期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散文家、军事家。与孔子同时或者比孔子年龄略长些。曾任鲁国史官,为解析《春秋》而作《左传》(又称《左氏春秋》),又作《国语》,作《国语》时已双目失明,两书记录了不少西周、春秋的重要史事,保存了具有很高价值的原始资料。由于史料详实,文笔生动,引起了古今中外学者的爱好和研讨。被誉为“文宗史圣”、“经臣史祖”,孔子、司马迁均尊左丘明为“君子”。历代帝王多有敕封:唐封经师;宋封瑕丘伯和中都伯;明封先儒和先贤。山东泰安建有丘明中学以纪念左丘明。左丘明是中国传统史学的创始人。史学界推左丘明为中国史学的开山鼻祖。被誉为“百家文字之宗、万世古文之祖”。左丘明的思想是儒家思想,在当时较多地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要求。(概述图片来自:)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自新华字典、康熙字典、汉语字典、网络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