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煤炭」全文/注释/译文/赏析 - 于谦的诗句大全

咏煤炭是由明朝作者于谦写的一首诗句,这是一首爱国的诗句,咏物的诗句,情感的诗句,抱负的诗句,忧国忧民的诗句,文章中包含咏煤炭全文,咏煤炭译文,咏煤炭注释,咏煤炭赏析等内容。

《咏煤炭》,作者:于谦,朝代:明。译文对照

《咏煤炭》全文阅读

凿开混沌得乌金,蓄藏阳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咏煤炭》译文解释

凿开混沌之地层,获得乌金是煤炭。蕴藏无尽之热力,心藏情义最深沉。融融燃起之炬火,浩浩犹如是春风。熊熊洪炉之烈焰,照破沉灰色的天。钟鼎彝器之制作,全赖生成是原力。铁石虽然已死去,仍然保留最忠心。只是希望天下人,都是又饱又暖和。不辞辛劳不辞苦,走出荒僻山和林。

《咏煤炭》注释大全

1、混沌-指世界还没有开辟以前的状态。古人认为天地未开时“混沌如鸡子”。这里指大地。

2、乌金-指煤炭。

3、阳和-原指暖和的阳光,这里借指煤炭所蓄藏的热能。

4、意最深-有深层的情意。

5、爝火燃回一句-煤炭燃烧给人们带来温暖,就象春回大地一般。爝火:小火炬;浩浩;本意是形容水势大,这里引申为广大。

6、洪炉照破一句-炉火能够冲破沉沉的黑夜。

7、鼎彝-烹饪工具。鼎:炊具;彝:酒器。

8、元-依赖。

9、生成力-煤炭燃烧生成的力量。

10、铁石一句-古人以为铁石蕴藏在地下可以变成煤炭。意思是说:铁石虽然变成了煤炭,但它依然造福予人类。此句和上面一句还有另一层意思:朝廷必须依靠臣民的忠心,并表示自己至死也要为国家出力。

11、苍生-老百姓。

《咏煤炭》拼音

Zao Kai Hun Dun De Wu Jin ,Xu Cang Yang He Yi Zui Shen 。

Jue Huo Ran Hui Chun Hao Hao ,Hong Lu Zhao Po Ye Chen Chen 。

Ding Yi Yuan Lai Sheng Cheng Li ,Tie Dan You Cun Si Hou Xin 。

Dan Yuan Cang Sheng Ju Bao Nuan ,Bu Ci Xin Ku Chu Shan Lin 。

《咏煤炭》赏析摘录

《咏煤炭》作者简介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明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字廷益,号节庵[ān]。永乐进士,宣德初授御史,曾随宣宗镇压汉王朱高煦[xù]之叛。平叛后,身为御史的于谦因数落朱高煦有功,被宣宗升任巡按江西,颂声满道。五年(1430年),以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正统十一年(1446年)进京觐见因不向王振献媚送礼,引起王振不满遭其暗地指使其党羽李锡给他加上对皇帝不满的罪名下狱论死。后因两省百姓官吏乃至藩王力请复任。十四年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瓦剌俘获,他力排南迁之议,坚请固守,进兵部尚书。代宗立,整饬兵备,部署要害,亲自督战,率师二十二万,列阵北京九门外,破瓦剌之军。加少保,总督军务。也先挟英宗逼和,他以社稷为重君为轻,不许。也先以无隙可乘,被迫释放英宗。英宗既归,仍以和议难恃,择京军精锐分十团营操练,又遣兵出关屯守,边境以安。其时朝野多事,乃独运征调,悉合机宜,号令明审,片纸行万里外无不惕息。他忧国忘身,口不言功,自奉俭约,所居仅蔽风雨,但性固刚直,颇遭众忌。天顺元年(1457年)英宗复辟,石亨等诬其谋立襄王之子,被杀。成化初,复官赐祭,弘治二年(1489年)谥肃愍。万历中,改谥忠肃。有《于忠肃集》。于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自新华字典、康熙字典、汉语字典、网络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