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驿台」全文/注释/译文/赏析 - 白居易的诗句大全

望驿台是由唐朝作者白居易写的一首诗句,这是一首情感的诗句,思念的诗句,和诗的诗句,数字的诗句,文章中包含望驿台全文,望驿台译文,望驿台注释,望驿台赏析等内容。

《望驿台》,作者:白居易,朝代:唐。译文对照

《望驿台》全文阅读

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

靖安宅里,天天面对着窗前的碧柳,凝眸念远;望驿台前,春意阑珊,花儿纷纷飘落到地面。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两处美好的春光,在同一天消尽;此时,家里人思念着出门在外的亲人,出门在外的人一样也思念着家中的亲人。

《望驿台》译文解释

靖安宅里,天天面对着窗前的碧柳,凝眸念远;望驿台前,春意阑珊,花儿纷纷飘落到地面。两处美好的春光,在同一天消尽;此时,家里人思念着出门在外的亲人,出门在外的人一样也思念着家中的亲人。

《望驿台》注释大全

⑴望驿台:在今四川广元。驿:旧时供传递公文的人中途休息、换马的地方。

⑵当窗柳:意即怀人。唐人风俗,爱折柳以赠行人,因柳而思游子。

⑶扑地:遍地。

⑷春光:一作“春风”。

⑸居人:家中的人。中指元稹的妻子。客:出门在外的人。指元稹。

《望驿台》拼音

Jing An Zhai Li Dang Chuang Liu ,Wang Yi Tai Qian Pu De Hua 。

Jing An Zhai Li ,Tian Tian Mian Dui Zhao Chuang Qian De Bi Liu ,Ning Mou Nian Yuan ;Wang Yi Tai Qian ,Chun Yi Lan Shan ,Hua Er Fen Fen Piao La Dao De Mian 。

Liang Chu Chun Guang Tong Ri Jin ,Ju Ren Sai Ke Ke Sai Jia 。

Liang Chu Mei Hao De Chun Guang ,Zai Tong Yi Tian Xiao Jin ;Ci Shi ,Jia Li Ren Sai Nian Zhao Chu Men Zai Wai De Qin Ren ,Chu Men Zai Wai De Ren Yi Yang Ye Sai Nian Zhao Jia Zhong De Qin Ren 。

《望驿台》赏析摘录

这白居易应和好元稹的。首句“靖安宅里当窗柳”,元稹住宅在长安靖安里,他的夫人韦丛当时就住在那里,诗人写元稹的住宅,诗句就自然联系到元稹的妻子。“当窗柳”意即怀人。唐人风俗,爱折柳以赠行人,因柳而思游子,这是取柳丝柔长不断,以寓彼此情愫不绝之意。这诗句里,表现出韦丛天天守着窗前碧柳、凝眸念远的情景,她对丈夫的怀念之情很深。次句“望驿台前扑地花”是写元稹。元稹当时在四川广元,春意阑珊,落红满地。元稹一人独处驿邸,见落花而念家中如花之人。这一句巧用比喻,富于联想,也饶有诗情。三句“两处春光同日尽”,更是好句。“尽”字如利刀割水,效果强... 古诗文网>>

《望驿台》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河南新郑(今河南郑州新郑市)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正月,白居易出生于郑州新郑东郭宅(今新郑市东郭寺村)。白氏祖籍山西太原,白居易的祖父白锽移居下邽(今陕西渭南市北)。白锽后曾任巩县(今河南郑州巩义市)县令,和当时邻居新郑县令是好友,见新郑山清水秀,遂移家于新郑,白居易本人就出生于河南新郑。卒后葬于河南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自新华字典、康熙字典、汉语字典、网络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