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登多景楼」全文/注释/译文/赏析 - 陈亮的诗句大全

念奴娇·登多景楼是由宋朝作者陈亮写的一首诗句,这是一首豪放的诗句,借古论今的诗句,场景的诗句,登楼的诗句,文章中包含念奴娇·登多景楼全文,念奴娇·登多景楼译文,念奴娇·登多景楼注释,念奴娇·登多景楼赏析等内容。

《念奴娇·登多景楼》,作者:陈亮,朝代:宋。译文对照

《念奴娇·登多景楼》全文阅读

危楼还望,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鬼设神施,浑认作、天限南疆北界。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

因笑王谢诸人,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凭却长江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小儿破贼,势成宁问强对。

《念奴娇·登多景楼》译文解释

登楼极目四望,不觉百感交集,可叹自己的这番心意,古往今来,又有几人能够理解呢?镇江一带的山川形势极其险要,简直是鬼斧神工,非人力所能致。然而这样险要的江山却不被当作进取的凭藉,而是都看成了天设的南疆北界。镇江北面横贯着波涛汹涌的长江,东、西、南三面都连接着起伏的山岗。这样的地理形势,正是进可以攻,退可以守,足以与北方强敌争雄的形胜之地。六朝的旧事,原来全不过是为少数私家大族的狭隘利益打算!  于是笑王谢等人,他们空洒英雄之泪,却无克服神州的实际行动。他们依仗着长江天险,自以为可以长保偏安,哪里管得到广大的中原地区,长久为异族势力所盘踞,广大人民呻吟辗转于铁蹄之下呢?凭借这样有利的江山形势,正可长驱北伐,无须前怕狼,后怕虎,应该象当年的祖逖那样,中流击水,收复中原。南方并不乏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统帅,也不乏披坚执锐、冲锋陷阵的猛将,完全应该象往日的谢安一样,对打败北方强敌具有充分信心,一旦有利之形势已成,便当长驱千里,扫清河洛,收复国土,何须顾虑对方的强大呢?

《念奴娇·登多景楼》注释大全

①多景楼:在江苏镇江市北固山上甘露寺内,北面长江。

②王谢诸人:泛指当时有声望地位的士大夫。

③小儿破贼:《通鉴》记淝水之战、谢安得驿书,知秦兵已破,时方与客围棋,摄书置床上,围棋如故。客问之,徐答曰:“小儿辈遂已破贼。”当时率军作战的是其弟侄,故称“小儿辈”。

④强对:强敌也。

《念奴娇·登多景楼》拼音

Wei Lou Hai Wang ,Tan Ci Yi 、Jin Gu Ji Ren Ceng Hui 。Gui She Shen Shi ,Hun Ren Zuo 、Tian Xian Na Jiang Bei Jie 。Yi Shui Heng Chen ,Lian Gang San Mian ,Zuo Chu Zheng Xiong Shi 。Liu Chao He Shi ,Zhi Cheng Men Hu Si Ji 。

Yin Xiao Wang Xie Zhu Ren ,Deng Gao Huai Yuan ,Ye Xue Ying Xiong Ti 。Ping Que Chang Jiang Guan Bu Dao ,He Luo Xing Shan Mo Ji 。Zheng Hao Chang Qu ,Bu Xu Fan Gu ,Xun Qu Zhong Liu Shi 。Xiao Er Po Zei ,Shi Cheng Ning Wen Jiang Dui 。

《念奴娇·登多景楼》赏析摘录

这是一首借古论今之作。多景楼,在镇江北固山上甘露寺内,北临长江。这首词的写作背景是孝宗淳熙十五年春天,陈亮到建康和镇江考察形势,准备向朝廷陈述北伐的策略。词的内容以议论形势、陈述政见为主,正是与此行目的息息相通的。开头两句,凌空而起。撇开登临感怀之作先写望中景物的俗套,大笔挥洒,直抒胸臆,借景抒情:登楼极目四望,不觉百感交集,可叹自己的这番心意,古往今来,又有几人能够理解呢?因为所感不止一端,先将“此意”虚提,总摄下文。南宋乾道年间镇江知府陈天麟《多景楼记》说:“至天清日明,一目万里,神州赤县,未归舆地,使人慨然有恢复意。”对于... 古诗文网>>

《念奴娇·登多景楼》作者简介

陈亮(1143—1194)原名汝能,后改名陈亮,字同甫,号龙川,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婺州以解头荐,因上《中兴五论》,奏入不报。孝宗淳熙五年,诣阙上书论国事。后曾两次被诬入狱。绍熙四年光宗策进士第一,状元。授签书建康府判官公事,未行而卒,谥号文毅。所作政论气势纵横,词作豪放,有《龙川文集》《龙川词》,宋史有传。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自新华字典、康熙字典、汉语字典、网络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