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春来·七夕」全文/注释/译文/赏析 - 佚名的诗句大全

喜春来·七夕是由元朝作者佚名写的一首诗句,这是一首节日的诗句,七夕节的诗句,文章中包含喜春来·七夕全文,喜春来·七夕译文,喜春来·七夕注释,喜春来·七夕赏析等内容。

《喜春来·七夕》,作者:佚名,朝代:元。译文对照

《喜春来·七夕》全文阅读

天孙一夜停机暇,人世千家乞巧忙,想双星心事密话头长。七月七,回首笑三郎。

《喜春来·七夕》译文解释

天上的织女这一晚不再织布,暂停了辛劳,人间却有千家万户忙着向她乞巧。想牛郎织女互诉一年的心事,悄悄话一定不少。七月七日佳节好,禁不住回首把唐明皇笑。

《喜春来·七夕》注释大全

①天孙:织女,传说为天帝的孙女。

②乞巧:农历七月初七晚上,妇女向月穿针的风俗。

③三郎:唐明皇李隆基的小名。自居易《长恨歌》中,有唐明皇与杨贵妃七夕密誓的描写:“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喜春来·七夕》拼音

Tian Sun Yi Ye Ting Ji Xia ,Ren Shi Qian Jia Qi Qiao Mang ,Xiang Shuang Xing Xin Shi Mi Hua Tou Chang 。Qi Yue Qi ,Hui Shou Xiao San Lang 。

《喜春来·七夕》赏析摘录

一月一、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在中国都是节日,真是有趣的巧合。元代的民间散曲家注意到这一点,作了同曲牌的组曲分咏它们,本篇就是其中的一支。既然是分咏,就必然要突出各个令节的特色。七夕的特色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牛郎织女在夜间的相会,这是家喻户晓而又令人动容的美丽传说;二是民间妇女的“乞巧”风俗,《西京杂记》:“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针于开襟楼,俱以习之。”可见其来源颇为古老。除了向月穿针的“赛巧”外,还有用蜘蛛在瓜果、小盒中结网,以及用水盆浮以松针纤草布现图形的“得巧”。熙熙乐乐,热闹非凡。可以说没有哪一个节日,能像七... 古诗文网>>

《喜春来·七夕》作者简介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自新华字典、康熙字典、汉语字典、网络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