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全文/注释/译文/赏析 - 查慎行的诗句大全

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是由清朝作者查慎行写的一首诗句,这是一首写水的诗句,中秋节的诗句,节日的诗句,写景的诗句,景色的诗句,月夜的诗句,文章中包含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全文,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译文,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注释,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赏析等内容。

《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作者:查慎行,朝代:清。译文对照

《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全文阅读

长风霾云莽千里,云气蓬蓬天冒水。

风收云散波乍平,倒转青天作湖底。

初看落日沉波红,素月欲升天敛容。

舟人回首尽东望,吞吐故在冯夷宫。

须臾忽自波心上,镜面横开十余丈。

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

此时骊龙潜最深,目炫不得衔珠吟。

巨鱼无知作腾踔,鳞甲一动千黄金。

人间此境知难必,快意翻从偶然得。

遥闻渔父唱歌来,始觉中秋是今夕。

《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译文解释

《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注释大全

①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 人由贵州返回海宁,途径洞庭湖,正值中秋,游后作成此诗。

②霾云:阴云。蓬蓬:茫茫覆盖貌。冒:覆盖。

③敛容:改变容颜。

④冯夷宫:冯夷,神话传说中的水神,其宫殿在湖水深处。

⑤“此时”二句:骊龙,黑色的龙。《庄子·列御》记:骊龙颌下有珠,经常浮游水上,衔珠长吟。二句意为这时潜伏深处的骊龙,因为眼花缭乱,不能浮游上来衔珠长吟了。

⑥“巨鱼”二句:腾踔(chuō):跳跃。千黄金:意为千万鳞片像黄金一样闪闪耀眼。

⑦翻:反。

《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拼音

Chang Feng Mai Yun Mang Qian Li ,Yun Qi Peng Peng Tian Mao Shui 。

Feng Shou Yun San Bo Zha Ping ,Dao Zhuai Qing Tian Zuo Hu De 。

Chu Kan La Ri Chen Bo Gong ,Su Yue Yu Sheng Tian Lian Rong 。

Zhou Ren Hui Shou Jin Dong Wang ,Tun Tu Gu Zai Feng Yi Gong 。

Xu Yu Hu Zi Bo Xin Shang ,Jing Mian Heng Kai Shi Yu Zhang 。

Yue Guang Jin Shui Shui Jin Tian ,Yi Pa Kong Ming Hu Hui Dang 。

Ci Shi Li Long Qian Zui Shen ,Mu Xuan Bu De Xian Zhu Yin 。

Ju Yu Mo Zhi Zuo Teng Chuo ,Lin Jia Yi Dong Qian Huang Jin 。

Ren Jian Ci Jing Zhi Nan Bi ,Kuai Yi Fan Cong Ou Ran De 。

Yao Wen Yu Fu Chang Ge Lai ,Shi Jiao Zhong Qiu Shi Jin Xi 。

《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赏析摘录

这首诗写洞庭湖的月夜景色。诗的开篇展现湖上风云变化的雄奇场面,为下面写湖光月色作好铺垫。在具体描写时,诗人用了比喻的手法,如“镜面横开十余丈”、“巨鱼无知作腾踔,鳞甲一动千黄金”句;并融会神话传说与典故,如“冯夷宫”、“此时骊龙潜最深,目炫不得衔珠吟”句,把月亮从初升到当空的过程,描摹得形神兼备。从风收云散,写到日落月升,最后在渔歌渺渺中收尾,给人清幽淡远之感,仿佛将人带入一个美妙的神话境界。全诗笔调轻健活泼,如行云流水,呈献出一派空明澄澈的景象,使人神往。中秋明月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内容,此诗则以其独特的艺术成就,为同类题材之诗... 古诗文网>>

此诗写洞庭湖月夜景色,一派空明澄澈的景象,使人神往。诗从风收云散,写到日落月升 ;最后在渔歌渺渺中收束,仿佛将读者带入一个美妙的神话境界。全诗笔调轻健活泼,如行 云流水,颇有苏轼诗歌的风韵。 诗词名句网>>

《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作者简介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自新华字典、康熙字典、汉语字典、网络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