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全文/注释/译文/赏析 - 刘禹锡的诗句大全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由唐朝作者刘禹锡写的一首诗句,这是一首初中古诗的诗句,贬谪的诗句,哲理的诗句,励志的诗句,数字的诗句,文章中包含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全文,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译文,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注释,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赏析等内容。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者:刘禹锡,朝代:唐。译文对照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全文阅读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巴山楚水凄凉之地,二十三年默默谪居。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只能吹笛赋诗,空自惆怅不已。回来物是人非,我像烂柯之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逢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今日听你高歌一曲,暂借杯酒振作精神。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译文解释

巴山楚水凄凉之地,二十三年默默谪居。只能吹笛赋诗,空自惆怅不已。回来物是人非,我像烂柯之人,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逢春。今日听你高歌一曲,暂借杯酒振作精神。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注释大全

(1)酬答:这里是指以诗相答的意思。用诗歌赠答。酬:答谢。

(2)乐天:指白居易,字乐天。

(3)见赠:送给(我)。

(4)巴山楚水:指四川、湖南、湖北一带。古时四川东部属于巴国,湖南北部和湖北等地属于楚国。刘禹锡被贬后,迁徙于朗州、连州、夔州、和州等边远地区,这里用“巴山楚水”泛指这些地方。

(5)二十三年: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至宝历二年(826)冬应召,约22年。因贬地离京遥远,实际上到第二年才能回到京城,所以说23年。

(6)弃置身:指遭受贬谪的诗人自己。置:放置。弃置:贬谪(zhé)。

(7)怀旧:怀念故友。

(8)吟:吟唱。

(9)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三国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吕安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杀害。后来,向秀经过嵇康、吕安的旧居,听到邻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序文中说自己经过嵇康旧居,因写此赋追念他。刘禹锡借用这个典故怀念已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

(10)到:到达。

(11)翻似:倒好像。翻:副词,反而。

(12)烂柯人:指晋人王质。相传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柄(柯)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同代人都已经亡故。作者以此典故表达自己遭贬23年的感慨。刘禹锡也借这个故事表达世事沧桑,人事全非,暮年返乡恍如隔世的心情。

(13)沉舟:这是诗人以沉舟、病树自比。

(14)侧畔:旁边。

(15)歌一曲:指白居易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16)长(zhǎng)精神:振作精神。长:增长,振作。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拼音

Ba Shan Chu Shui Qi Liang De ,Er Shi San Nian Qi Zhi Shen 。

Ba Shan Chu Shui Qi Liang Zhi De ,Er Shi San Nian Mo Mo Zhe Ju 。

Huai Jiu Kong Yin Wen Di Fu ,Dao Xiang Fan Shi Lan Ke Ren 。

Zhi Neng Chui Di Fu Shi ,Kong Zi Chou Chang Bu Yi 。Hui Lai Wu Shi Ren Fei ,Wo Xiang Lan Ke Zhi Ren ,

Chen Zhou Ce Pan Qian Fan Guo ,Bing Shu Qian Tou Mo Mu Chun 。

Chen Zhou Ce Pan ,Qian Fan Jing Fa ;Bing Shu Qian Tou ,Mo Mu Feng Chun 。

Jin Ri Ting Jun Ge Yi Qu ,Zan Ping Bei Jiu Chang Jing Shen 。

Jin Ri Ting Ni Gao Ge Yi Qu ,Zan Jie Bei Jiu Zhen Zuo Jing Shen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赏析摘录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显示自己对世事变迁和仕宦升沉的豁达襟怀,表现了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同时又暗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刘禹锡这首酬答诗,接过白居易诗的话头,着重抒写这特定环境中自己的感情。白的赠诗中,白居易对刘禹锡的遭遇无限感慨,最后两句说:“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一方面感叹刘禹锡的不幸命运,另一方面又称赞了刘禹锡的才气与名望。这两句诗,在同情之中又包含着赞美,显得十分委婉。因为白居易在诗的末尾说到二十三年,所以刘禹锡在诗的开头就接着说:“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自己谪居在巴山楚水这荒凉... 古诗文网>>

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罢和州刺史任返洛阳,同时白居易从苏州归洛,两位诗人在扬州相逢。白居易在筵席上写了一首诗相赠:“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刘禹锡便写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来酬答他。刘禹锡这首酬答诗,接过白诗的话头,着重抒写这特定环境中自己的感情。白的赠诗中,白居易对刘禹锡的遭遇无限感慨,最后两句说:“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一方面感叹刘禹锡的不幸命运,另一方面又称赞了刘禹锡的才气与名望。... 诗词名句网>>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年),字梦得 ,晚年自号庐山人,汉族,中国唐朝洛阳(今河南洛阳)人。自言系出中山(今河北定州),其先中山靖王刘胜,又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近人卞孝萱则提出刘禹锡是匈奴族后裔,出生于嘉兴的新说,据邓声斌先生考证其父刘绪遭遇安史之乱,举族东迁定居彭城。刘禹锡为贞元九年(793)进士。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后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刘禹锡的最后一任是太子宾客,故后世题他的诗文集为《刘宾客集》。白居易赞其“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故刘禹锡又有有中唐“诗豪”之称,是中唐杰出的政治家、哲学家、诗人和散文家。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自新华字典、康熙字典、汉语字典、网络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