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八首·其一」全文/注释/译文/赏析 - 左思的诗句大全

咏史八首·其一是由魏晋朝作者左思写的一首诗句,这是一首读书的诗句,壮志的诗句,愤懑的诗句,情感的诗句,文章中包含咏史八首·其一全文,咏史八首·其一译文,咏史八首·其一注释,咏史八首·其一赏析等内容。

《咏史八首·其一》,作者:左思,朝代:魏晋。译文对照

《咏史八首·其一》全文阅读

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著论准《过秦》,作赋拟《子虚》。

边城苦鸣镝,羽檄飞京都。

虽非甲胄士,畴昔览《穰苴》。

长啸激清风,志若无东吴。

铅刀贵一割,梦想骋良图。

左眄澄江湘,右盼定羌胡。

功成不受爵,长揖归田庐。

《咏史八首·其一》译文解释

《咏史八首·其一》注释大全

⑴弱冠:古代的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人,但体犹未壮,所以叫“弱冠”。柔翰:毛笔。这句是说二十岁就擅长写文章。

⑵荦:同跞。卓跞:才能卓越。这句是说博览群书,才能卓异。

⑶过秦:即《过秦论》,汉 所作。子虚:即《子虚赋》,汉 所作。准、拟:以为法则。这两句是说写论文以《过秦论》为准则,作赋以《子虚赋》为典范。

⑷鸣镝(dí敌):响箭,本是匈奴所制造,古时发射它作为战斗的信号。这句是说边疆苦于敌人的侵犯。

⑸檄(xí习):檄文,用来征召的文书,写在一尺二寸长的木简上,上插羽毛,以示紧急,所以叫“羽檄”。这句是说告急的文书驰传到京师。

⑹胄:头盔。甲胄士:战士。这句是说自己虽不是战士。

⑺畴昔:往时。穰苴(rāngjū):春秋时齐国人,善治军。齐景公因为他抵抗燕、晋有功,尊为大司马,所以叫“ ”,曾著《兵法》若干卷。这句是说从前也读过司马穰苴兵法。

⑻这两句是说放声长啸,其声激扬着清风,心中没有把东吴放在眼里。

⑼铅刀贵一割:用汉班超上疏中的成语。李善注引《东观汉记》:“班超上疏曰:臣乘圣汉威神,冀俲铅刀一割之用。”铅质的刀迟钝,一割之后再难使用。用来比喻自己才能低劣。这句是说自己的才能虽然如铅刀那样迟钝,但仍有一割之用。

⑽骋:施。良图:好的计划。这句是说还希望施展一下自己的抱负。

⑾眄(miǎn):看。澄:清。江湘:长江。邰希萱水,是东吴所在,地处东南,所以说“左眄”。羌胡:即少数民族的羌族,在甘肃、青海一带,地在西北,所以说“右盼”。

⑿爵:禄位。田庐:家园。这两句是说要学习鲁仲连那样,为平原君却秦兵,功成身退。

《咏史八首·其一》拼音

Ruo Guan Long Rou Han ,Zhuo Luo Guan Qun Shu 。

Zhe Lun Zhun 《Guo Qin 》,Zuo Fu Ni 《Zi Xu 》。

Bian Cheng Ku Ming Di ,Yu Xi Fei Jing Dou 。

Sui Fei Jia Zhou Shi ,Chou Xi Lan 《Rang Ju 》。

Chang Xiao Ji Qing Feng ,Zhi Re Mo Dong Wu 。

Qian Dao Gui Yi Ge ,Meng Xiang Cheng Liang Tu 。

Zuo Mian Cheng Jiang Xiang ,You Pan Ding Qiang Hu 。

Gong Cheng Bu Shou Jue ,Chang Yi Gui Tian Lu 。

《咏史八首·其一》赏析摘录

左思是西晋太康时期(280-289年)的杰出作家。他的赋成就很高。《三都赋》使“洛阳纸贵”,他的诗谢灵运认为“古今难比”,钟嵘《诗品》也列为“上品”。《咏史八首》是左思诗歌的代表作,所以刘勰说:“拔萃于《咏史》”(《文心雕龙·才略》)。《咏史》诗,并不始于左思。东汉初年班固已有《咏史》诗,但是,这首诗的写法只是“概括本传,不加藻饰”,而左思的《咏史》诗,并不是概括某些历史事件和人物,而是借以咏怀。所以何焯说:“题云《咏史》,其实乃咏怀也。”又说:“咏史者,不过美其事而咏叹之,概括本传,不加藻饰,此正体也。太冲多摅胸臆,... 古诗文网>>

左思认为自己文韬能与贾谊、司马相如媲美,武略可堪与司马穰苴并论,希望得到朝廷的重用,平治天下。功成之日,不受封爵,隐退田园。但他的抱负落空了,西晋统治者认为他出身寒微,将他弃在一旁。据《世说新语》记载,左思貌丑口讷。与左思同时代的潘岳是著名的美男子。《世说新语容止篇》记载:“潘安仁夏侯湛并有美容,喜同行,时人谓之连壁。”“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与此相对应,《世说新语》描写左思:“左太冲绝丑,亦复效岳游遨,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委顿而返。”左思虽貌丑,但极有才气。《三... 诗词名句网>>

《咏史八首·其一》作者简介

左思(约250~305)字太冲,齐国临淄(今山东淄博)人。西晋著名文学家,其《三都赋》颇被当时称颂,造成“洛阳纸贵”。左思自幼其貌不扬却才华出众。晋武帝时,因妹左棻被选入宫,举家迁居洛阳,任秘书郎。晋惠帝时,依附权贵贾谧,为文人集团“二十四友”的重要成员。永康元年(300年),因贾谧被诛,遂退居宜春里,专心著述。后齐王司马冏召为记室督,不就。太安二年(303年),因张方进攻洛阳而移居冀州,不久病逝。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自新华字典、康熙字典、汉语字典、网络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