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暮春」全文/注释/译文/赏析 - 辛弃疾的诗句大全

满江红·暮春是由宋朝作者辛弃疾写的一首诗句,这是一首江南的诗句,怀人的诗句,暮春的诗句,文章中包含满江红·暮春全文,满江红·暮春译文,满江红·暮春注释,满江红·暮春赏析等内容。

《满江红·暮春》,作者:辛弃疾,朝代:宋。译文对照

《满江红·暮春》全文阅读

家住江南,又过了、清明寒食。花径里、一番风雨,一番狼籍。红粉暗随流水去,园林渐觉清阴密。算年年、落尽刺桐花,寒无力。

庭院静,空相忆。无说处,闲愁极。怕流莺乳燕,得知消息。尺素始今何处也,彩云依旧无踪迹。谩教人、羞去上层楼,平芜碧。

《满江红·暮春》译文解释

《满江红·暮春》注释大全

《满江红·暮春》拼音

Jia Zhu Jiang Na ,You Guo Le 、Qing Ming Han Shi 。Hua Jing Li 、Yi Fan Feng Yu ,Yi Fan Lang Ji 。Gong Fen An Sui Liu Shui Qu ,Yuan Lin Jian Jiao Qing Yin Mi 。Suan Nian Nian 、La Jin Ci Tong Hua ,Han Mo Li 。

Ting Yuan Jing ,Kong Xiang Yi 。Mo Shui Chu ,Xian Chou Ji 。Pa Liu Ying Ru Yan ,De Zhi Xiao Xi 。Che Su Shi Jin He Chu Ye ,Cai Yun Yi Jiu Mo Zong Ji 。Man Jiao Ren 、Xiu Qu Shang Ceng Lou ,Ping Wu Bi 。

《满江红·暮春》赏析摘录

《满江红·暮春》一首十分委婉缠绵的伤春相思词,写一位空闺女子怀念情人而又羞涩难言的情绪状态,逼近婉约派词人秦观的风调。擅长于写豪壮沉郁之词的作者,能以似水柔情写女子的相思怨别,足见作者的大家风范。此词分上下两阕,上阕重在写景,下阕重在抒情,也是长调最常用的章法。既属常见常用、那么易陷于窠臼,但是仔细体味该词,既不落俗套,又有新特点,委婉,但不绵软;细腻,但不平板。作到这一步,全赖骨力。具体地说每句之中,皆有其“骨”,骨者,是含义深厚、分量沉重,足以引人注目的字面;由骨而生“力”,就足以撑住各句,振起全篇。上阕... 古诗文网>>

稼轩词素以豪放闻名,但也不乏有含蓄蕴藉近可于婉约的篇章。盖大作家,非只有一副笔墨,他们可据内容的不同、表达的需要,倚声填词,更迭变换,犹若绘事“六法”的所谓“随类傅彩”。按词谱,《满江红》用仄韵,且多穿插三字短句,故其音调繁促起伏,宜于表达慷慨激昂的感情,豪放词人也乐于采用,岳武穆“怒发冲冠”一阕可作楷模标本。然而此前,贺方回已用此调填写了以“伤春曲”为题的词,抒发深婉纡曲之情,但是承其传统者,则是辛稼轩。此词,抒写伤春恨别的“闲愁”,属于宋词中最常见的内容:上阕重在写景,下阕重在抒情,也是长调最常用的章法。既属常见常... 诗词名句网>>

《满江红·暮春》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自新华字典、康熙字典、汉语字典、网络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