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新·用韵送张见阳令江华」全文/注释/译文/赏析 - 纳兰性德的诗句大全

菊花新·用韵送张见阳令江华是由清朝作者纳兰性德写的一首诗句,这是一首送别的诗句,情感的诗句,惜别的诗句,感伤的诗句,文章中包含菊花新·用韵送张见阳令江华全文,菊花新·用韵送张见阳令江华译文,菊花新·用韵送张见阳令江华注释,菊花新·用韵送张见阳令江华赏析等内容。

《菊花新·用韵送张见阳令江华》,作者:纳兰性德,朝代:清。译文对照

《菊花新·用韵送张见阳令江华》全文阅读

愁绝行人天易暮,行向鹧鸪声里住。渺渺洞庭波,木叶下,楚天何处。

折残杨柳应无数,趁离亭笛声吹度。有几个征鸿,相伴也,送君南去。

《菊花新·用韵送张见阳令江华》译文解释

《菊花新·用韵送张见阳令江华》注释大全

①江华,在湖南省西南部,今为瑶族自治县。康熙十八年(1679),张见阳令江华县,作者填此以送。

②愁绝二句:意谓见阳将赴任到遥远的江华,此刻送行为之生愁添恨,而天色也仿佛变得晦暗迷蒙了。愁绝,极度的忧愁。易∶改变。鹧鸪声里,借指见阳将去的江华之地,地在西南方,故云。且鹧鸪声亦含有惜别之意。

③渺渺三句:用 《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之句,谓见阳将去之江华,也正是秋色凄凉,令人惆怅。渺渺:遥远。楚天:古时长江中下游一带属楚国,楚在南方,故用以泛指南方的天空。

④折残二句:意谓在送别见阳之时依依难舍,杨柳折断了无数次,本应趁着长亭离宴上的笛声作别,却仍不忍分手离去。吹度,犹吹送。

⑤征鸿:征雁,大雁秋来南飞,春来北往,但 词中多指南飞之雁。

《菊花新·用韵送张见阳令江华》拼音

Chou Jue Hang Ren Tian Yi Mu ,Hang Xiang Zhe Gu Sheng Li Zhu 。Miao Miao Dong Ting Bo ,Mu Xie Xia ,Chu Tian He Chu 。

She Can Yang Liu Ying Mo Shu ,Chen Li Ting Di Sheng Chui Du 。You Ji Ge Zheng Hong ,Xiang Ban Ye ,Song Jun Na Qu 。

《菊花新·用韵送张见阳令江华》赏析摘录

送别总是令人伤感的,故词中举凡送别题材的作品也总是伤离怨别者居多。本篇亦为送别之作,其感伤之情也是泻洒满纸。唯其作法别见特色,即用笔有虚有实,上片出之以虚,是写想象之景,写见阳将赴任之地的苍茫凄清之景;下片是实笔出之,写此时此地之景。一虚一实,轻灵而不失深婉,将送别、惜别的深挚情意表达得尽致淋漓。 古诗文网>>

《菊花新·用韵送张见阳令江华》作者简介

纳兰性德,字容若,原名成德(1655-1685),满族正黄旗人,号楞伽山人,家世显赫,清康熙大学士明珠之子。纳兰性德自幼勤于修文习武,18岁中举,22岁赐进士出身。选授三等侍卫,后晋为一等,扈从于康熙身边。辑有《全唐诗选》和《词韵正略》。词集《侧帽集》问世,时年仅24岁。另有《饮水词》、《通志堂集》。擅书法,精于书画鉴赏。纳兰性德性澹泊,视功名权势如敝屣,视相府长子、御前侍卫的地位为难以解脱的束缚。纳兰性德在清初词坛上独树一帜,词风格近李煜,有清李后主之称。所写词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自新华字典、康熙字典、汉语字典、网络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