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情」全文/注释/译文/赏析 - 李白的诗句大全

怨情是由唐朝作者李白写的一首诗句,这是一首人物的诗句,唐诗三百首的诗句,女子的诗句,文章中包含怨情全文,怨情译文,怨情注释,怨情赏析等内容。

《怨情》,作者:李白,朝代:唐。译文对照

《怨情》全文阅读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美人儿卷起珠帘一直等待,一直坐着把双眉紧紧锁闭。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只看见她泪痕湿满了两腮,不知道她是恨人还是恨己。

《怨情》译文解释

美人儿卷起珠帘一直等待,一直坐着把双眉紧紧锁闭。只看见她泪痕湿满了两腮,不知道她是恨人还是恨己。

《怨情》注释大全

Beauty rolled bead curtain waiting, always sat with her brows tightly locking.

Just to see her tears wet two full cheeks, does not know she is love or hate yourself.

《怨情》拼音

Mei Ren Juan Zhu Lian ,Shen Zuo Pin E Mei 。

Mei Ren Er Juan Qi Zhu Lian Yi Zhi Deng Dai ,Yi Zhi Zuo Zhao Ba Shuang Mei Jin Jin Suo Bi 。

Dan Jian Lei Hen Shi ,Bu Zhi Xin Hen Shei 。

Zhi Kan Jian Ta Lei Hen Shi Man Le Liang Sai ,Bu Zhi Dao Ta Shi Hen Ren Hai Shi Hen Ji 。

《怨情》赏析摘录

五言绝句:语言平浅简易,情态缠绵凄凉,含蓄蕴藉,言短意长。“含蓄有古意”、“直接国风之遗”,在理解李白歌的时候应该注意这些。古代的“美人”就不是一个普通的词,与现代口头时髦的“美女”很不一样。《离骚》里的“香草美人”指贤臣明君;《诗经》中的美人指容德俱美的年轻女子,“有美一人,清扬婉兮”。“美人卷珠帘”是指品性容貌都美好的闺中女子,李白诗歌的“含蓄蕴藉”是指诗歌中主人公情韵的婉转,而非指寄托兴寓,所以说它“直接国风之遗”。“深坐颦蛾眉”,“深”的意思是有多层的。“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幕帘无重数。”欧阳修《蝶恋花》... 古诗文网>>

这是写弃妇怨情的诗。若说它有所寄托,亦无不可。诗以简洁的语言,刻画了闺人幽怨的情态。着重于“怨”字落笔。“怨”而坐待,“怨”而皱眉,“怨”而落泪,“怨”而生恨,层层深化主题。至于怨谁?恨谁?作者铺下了无限的空地,解诗人可以自解。--引自"超纯斋诗词"bookbest.163.net 翻译、评析:刘建勋含蓄飘远,但美人的形象如在眼前。她是在怨谁呢?读者凭想象便可进入诗的佳境。 诗词名句网>>

《怨情》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汉族,祖籍陇西成纪,出生于碎叶城(当时属唐朝领土,今属吉尔吉斯斯坦),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二十五岁时只身出蜀,开始了广泛漫游生活,南到洞庭湘江,东至吴、越,寓居在安陆、应山。直到天宝元年(742),因道士吴筠的推荐,李白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两年半,就赐金放还而去,然后飘荡四方的漫游生活。李白和杜甫并称“李杜”。他的诗歌既反映了时代的繁荣景象,也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自新华字典、康熙字典、汉语字典、网络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