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府」全文/注释/译文/赏析 - 杜甫的诗句大全

宿府是由唐朝作者杜甫写的一首诗句,这是一首情感的诗句,孤独的诗句,感时的诗句,唐诗三百首的诗句,文章中包含宿府全文,宿府译文,宿府注释,宿府赏析等内容。

《宿府》,作者:杜甫,朝代:唐。译文对照

《宿府》全文阅读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宿府》译文解释

井畔梧桐在秋夜的风中抖动,只有蜡烛残光照着孤单的我。长夜里号角声悲壮似在自语,天空中的月色虽好谁与我共赏。光阴荏苒哪里寻觅亲人音信?关塞一片萧条寻找归路艰难。我已忍受十年的飘零生活,把家安在这里不过勉强栖身。

《宿府》注释大全

⑴府:幕府。古代将军的府署。杜甫当时在严武幕府中。

⑵井梧:梧桐。叶有黄纹如井,又称金井梧桐。梧:一作“桐”。

⑶炬:一作“烛”。

⑷“永夜”句:意谓长夜中唯闻号角声像在自作悲语。永夜:整夜。自语:自言自语。

⑸中天:半空之中。

⑹风尘荏苒:指战乱已久。荏苒:犹辗转,指时间推移。

⑺关塞:边关;边塞。萧条:寂寞冷落;凋零。

⑻伶俜(pīng):流离失所。十年事:杜甫饱经丧乱,从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至作者写之时,正是十年。

⑼“强移”句:用《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意,喻自己之入严幕,原是出于为一家生活而勉强以求暂时的安居。强移:勉强移就。一枝安:指他在幕府中任参谋一职。

《宿府》拼音

Qing Qiu Mu Fu Jing Wu Han ,Du Su Jiang Cheng La Ju Can 。

Yong Ye Jiao Sheng Bei Zi Yu ,Zhong Tian Yue Se Hao Shei Kan 。

Feng Chen Ren Ran Yin Shu Jue ,Guan Sai Xiao Tiao Hang Lu Nan 。

Yi Ren Ling Ping Shi Nian Shi ,Jiang Yi Qi Xi Yi Zhi An 。

《宿府》赏析摘录

此诗作于764年(广德二年)秋,当时作者在严武幕府中任节度参谋。诗中抒发的感情还是伤时感事,表达出作者对于国事动乱的忧虑和他飘泊流离的愁闷。正是始终压在诗人身上的愁苦使诗人无心赏看中天美好的月色。前六句具体写出了诗人对风尘荏苒、关塞萧条的动乱时代的忧伤。押韵:上平十四寒〈平水韵〉最后两句虽写“栖息一枝安”,但仍然是为他辗转流离苦闷。总之,诗人当时境遇凄凉,十年飘泊辗转,诗风沉郁。首联倒装。按顺序说,第二句应在前。其中的“独宿”二字,是一诗之眼。“独宿”幕府,眼睁睁地看着“蜡炬残”,其夜不能寐的苦衷,已见于言外... 古诗文网>>

代宗广德二年(764)六月,新任成都尹兼剑南节度使严武保荐杜甫为节度使幕府的参谋。做这么个参谋,每天天刚亮就得上班,直到夜晚才能下班。杜甫家住成都城外的浣花溪,下班后来不及回家,只好长期住在府内。这首诗,就写于这一年的秋天。所谓“宿府”,就是留宿幕府的意思。因为别人都回家了,所以他常常是“独宿”。首联倒装。按顺序说,第二句应在前。其中的“独宿”二字,是一诗之眼。“独宿”幕府,眼睁睁地看着“蜡炬残”,其夜不能寐的苦衷,已见于言外。而第一句“清秋幕府井梧寒”,则通过环境的“清”、“寒”,烘托心境的悲凉。未写“独宿”而先写“... 诗词名句网>>

《宿府》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唐朝河南府巩县(河南郑州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集为《杜工部集》,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自新华字典、康熙字典、汉语字典、网络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