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制布裘」全文/注释/译文/赏析 - 白居易的诗句大全

新制布裘是由唐朝作者白居易写的一首诗句,这是一首言志的诗句,目的的诗句,文章中包含新制布裘全文,新制布裘译文,新制布裘注释,新制布裘赏析等内容。

《新制布裘》,作者:白居易,朝代:唐。译文对照

《新制布裘》全文阅读

桂布白似雪,吴绵软于云。

布重绵且厚,为裘有馀温。

朝拥坐至暮,夜覆眠达晨。

谁知严冬月,支体暖如春。

中夕忽有念,抚裘起逡巡。

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

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

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

《新制布裘》译文解释

洁白的桂布好似白雪,柔软的吴绵赛过轻云。桂布多么结实,吴绵多么松厚,做一件袍子穿,身上有余温。早晨披着坐,直至夜晚;夜晚盖着睡,又到早晨。谁知道在这最冷的寒冬腊月,全身竟暖得如在阳春。半夜里忽然有一些感想,抚摸着棉袍,起身逡巡。啊,男子汉看重的是救济天下,怎么能仅仅照顾自身!哪里有长达万里的大袍,把四方全都覆盖,无边无垠。个个都像我一样安稳温暖,天下再没有受寒挨冻的人。

《新制布裘》注释大全

⑴布裘(qiú):布制的绵衣。

⑵桂布:即唐代“桂管”地区(今广西一带)所产木棉织成的布,尚不普遍,十分珍贵。

⑶吴绵:当时吴郡苏州产的丝绵,非常著名。

⑷余温:温暖不尽的意思。

⑸拥:抱,指披在身上。

⑹眠:睡。达晨:到早晨。

⑺严冬:极冷的冬天。

⑻支体:支同“肢”,支体即四肢与身体,意谓全身。

⑼中夕:半夜。

⑽逡(qūn)巡:走来走去,思考忖度的样子。

⑾兼济:兼济天下,做利国利民之事。《孟子·尽心上》:“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⑿独善:注重个人的思想品德修养。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⒀安得:如何得到,期望马上得到。万里裘:长达万里的大袍。

⒁周:遍。四垠,四边,即全国以内,普天之下。

⒂稳暖:安稳和暖。

⒃天下:全国。

《新制布裘》拼音

Gui Bu Bai Shi Xue ,Wu Mian Ruan Yu Yun 。

Bu Chong Mian Ju Hou ,Wei Qiu You Yu Wen 。

Chao Yong Zuo Zhi Mu ,Ye Fu Mian Da Chen 。

Shei Zhi Yan Dong Yue ,Zhi Ti Nuan Ru Chun 。

Zhong Xi Hu You Nian ,Fu Qiu Qi Qun Xun 。

Zhang Fu Gui Jian Ji ,Qi Du Shan Yi Shen 。

An De Mo Li Qiu ,Gai Guo Zhou Si Yin 。

Wen Nuan Jie Ru Wo ,Tian Xia Mo Han Ren 。

《新制布裘》赏析摘录

白居主张文“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新乐府序》);又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九书》)。这首诗完全体现了他的这种理论主张,既不为艺术而艺术,又不为自我而艺术。诗中反映出他能跨越自我、“兼济”天下的博大胸襟,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爱民“如我”的人道主义精神,以及封建社会开明官吏乐施“仁政”、惠及百姓的进步思想,激动人心。“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是全诗的警句,反映了白居易的思想:大丈夫贵在兼济天下,做利国利民之事,不能只顾独善一身。白居易《与元九书》说:“古人云:穷则独善其身,... 古诗文网>>

《新制布裘》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河南新郑(今河南郑州新郑市)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正月,白居易出生于郑州新郑东郭宅(今新郑市东郭寺村)。白氏祖籍山西太原,白居易的祖父白锽移居下邽(今陕西渭南市北)。白锽后曾任巩县(今河南郑州巩义市)县令,和当时邻居新郑县令是好友,见新郑山清水秀,遂移家于新郑,白居易本人就出生于河南新郑。卒后葬于河南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自新华字典、康熙字典、汉语字典、网络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