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送魏徵葬」全文/注释/译文/赏析 - 李世民的诗句大全

望送魏徵葬是由唐朝作者李世民写的一首诗句,这是一首,文章中包含望送魏徵葬全文,望送魏徵葬译文,望送魏徵葬注释,望送魏徵葬赏析等内容。

《望送魏徵葬》,作者:李世民,朝代:唐。译文对照

《望送魏徵葬》全文阅读

阊阖总金鞍,上林移玉辇。

野郊怆新别,河桥非旧饯。

惨日映峰沉,愁云随盖转。

哀笳时断续,悲旌乍舒卷。

望望情何极,浪浪泪空泫。

无复昔时人,芳春共谁遣。

《望送魏徵葬》译文解释

《望送魏徵葬》注释大全

《望送魏徵葬》拼音

Chang He Zong Jin An ,Shang Lin Yi Yu Nian 。

Ye Jiao Chuang Xin Bie ,He Qiao Fei Jiu Jian 。

Can Ri Ying Feng Chen ,Chou Yun Sui Gai Zhuai 。

Ai Jia Shi Duan Xu ,Bei Jing Zha Shu Juan 。

Wang Wang Qing He Ji ,Lang Lang Lei Kong Xuan 。

Mo Fu Xi Shi Ren ,Fang Chun Gong Shei Qian 。

《望送魏徵葬》赏析摘录

《望送魏徵葬》作者简介

唐太宗李世民(598年1月28日-649年7月10日),祖籍陇西,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官居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先后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武德九年(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兄长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及二人诸子,被立为太子。唐高祖李渊不久被迫退位,李世民即位,年号贞观。李世民为帝之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以文治天下,并开疆拓土,虚心纳谏,在国内厉行节约,并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终于使得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为后来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础。公元649年7月10日(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唐太宗李世民因病驾崩于含风殿,享年五十二岁,在位二十三年,庙号太宗,葬于昭陵。李世民爱好文学与书法,有墨宝传世。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自新华字典、康熙字典、汉语字典、网络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