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夏州城楼」全文/注释/译文/赏析 - 罗隐的诗句大全

登夏州城楼是由唐朝作者罗隐写的一首诗句,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诗句,文章中包含登夏州城楼全文,登夏州城楼译文,登夏州城楼注释,登夏州城楼赏析等内容。

《登夏州城楼》,作者:罗隐,朝代:唐。译文对照

《登夏州城楼》全文阅读

寒城猎猎戍旗风,独倚危楼怅望中。

万里山河唐土地,千年魂魄晋英雄。

离心不忍听边马,往事应须问塞鸿。

好脱儒冠从校尉,一枝长戟六钧弓。

《登夏州城楼》译文解释

《登夏州城楼》注释大全

《登夏州城楼》拼音

Han Cheng Lie Lie Shu Qi Feng ,Du Yi Wei Lou Chang Wang Zhong 。

Mo Li Shan He Tang Tu De ,Qian Nian Hun Bo Jin Ying Xiong 。

Li Xin Bu Ren Ting Bian Ma ,Wang Shi Ying Xu Wen Sai Hong 。

Hao Tuo Ru Guan Cong Jiao Wei ,Yi Zhi Chang Ji Liu Jun Gong 。

《登夏州城楼》赏析摘录

此诗载于《全唐诗》,《乾隆宁夏府志》与《朔方道志》亦收录此诗罗隐是个十试不第的读书人,但据说是因为人很丑才屡试不中,因此郁郁不得志。罗隐由于科考屡屡失败,曾经起过投笔从戎之心,于是在登夏州城楼时写下了这首诗。此诗吊古伤今,慷慨激越,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唐末七律的独特成就。清人洪亮吉《北江诗话》评曰:“七律至唐末造,惟罗昭谏最感慨苍凉,沉郁顿挫,实可以远绍浣花,近俪玉溪。盖由其人品之高,见地之卓,迥非他人所及。次则韩致尧之沉丽,司空表圣之超脱,真有念念不忘君国之思。孰云吟咏不以性情为主哉!若吴子华之悲壮,韦端己之凄艳,则又... 古诗文网>>

《登夏州城楼》作者简介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自新华字典、康熙字典、汉语字典、网络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