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全文/注释/译文/赏析 - 李清照的诗句大全

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是由宋朝作者李清照写的一首诗句,这是一首景色的诗句,生活的诗句,月亮的诗句,闲适的诗句,文章中包含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全文,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译文,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注释,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赏析等内容。

《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作者:李清照,朝代:宋。译文对照

《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全文阅读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译文解释

两鬓已经稀疏病后又添白发了,卧在床榻上看着残月照在窗纱上。将豆蔻煎成沸腾的汤水,不用强打精神分茶而食。靠在枕上读书是多么闲适,门前的景色在雨中更佳。整日陪伴着我,只有那深沉含蓄的木犀花。

《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注释大全

①摊破浣溪沙:又名《山花子》。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在唐五代时即将《浣溪沙》的上下片,各增添三个字的结句,成为“七、七、七、三”字格式,名曰《摊破浣溪沙》或《添字浣溪沙》。又因南唐李璟词“菡萏香销”之下片“细雨梦回”两句颇有名,故又有《南唐浣溪沙》之称。双调四十八字,平韵。

②萧萧:这里形容鬓发华白稀疏的样子。

③豆蔻:药物名,其性能行气、化湿、温中、和胃……豆蔻连梢:语见于张良臣《西江月》 : “蛮江豆蔻影连梢。”熟:《天籁轩词选》、《历代余》作“热”。熟水:当时的一种药用饮料。陈元靓《事林广记》别集卷七之《豆蔻熟水》 : “夏月凡造熟水,先倾百盏滚汤在瓶器内,然后将所用之物投入。密封瓶口,则香倍矣……白豆蔻壳拣净,投入沸汤瓶中,密封片时用之,极妙。每次用七个足矣。不可多用,多则香浊。”《百草正义》则说: “白豆蔻气味皆极浓厚,咀嚼久之,又有一种清澈冷洌之气,隐隐然沁入心脾。则先升后降,所以又能下气。 ”

④分茶:杨万里《澹庵坐上观显上人分茶》诗有云:“分茶何似煎茶好,煎茶不似分茶巧”,由此可见,“分茶”是一种巧妙高雅的茶戏。其方法是用茶匙取茶汤分别注入盏中饮食。

⑤书:《历代诗余》作“篇”字。

⑥酝藉:宽和有涵容。《汉书·薛广德传》:“广德为人,温雅有酝藉。 ”

⑦木犀花:即桂花。

《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拼音

Bing Qi Xiao Xiao Liang Bin Hua 。Wo Kan Can Yue Shang Chuang Sha 。Dou Kou Lian Sao Jian Shou Shui ,Mo Fen Cha 。

Zhen Shang Shi Shu Xian Chu Hao ,Men Qian Feng Jing Yu Lai Jia 。Zhong Ri Xiang Ren Duo Yun Ji ,Mu Xi Hua 。

《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赏析摘录

这首词创作于作者的晚年,是一首抒情词,主要写她病后的生活情状,委婉动人。词中所述多为寻常之事、自然之情,淡淡推出,却起扣人心弦之效。 “病起”,说明曾经长期卧床不起,此刻已能下床活动了。“萧萧”是头发花白稀疏的样子。词中系相对病前而言,因为大病,头发白了许多,而且掉了不少。至此,作者即刻打住,下句另起一意。这个处理极妙,意思似乎是说,头发已经那样,何必再去管它,还是料理今后罢。这不仅表现了作者的乐观态度,行文也更简洁。 下面接写了看月与煎药。因为还没有全好,又夜里,作者做不了什么事,只好休息,卧着看月。“卧看”,是因为大病初起,... 古诗文网>>

《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字易安,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早期生活优裕,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自新华字典、康熙字典、汉语字典、网络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