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沈亚之歌·并序」全文/注释/译文/赏析 - 李贺的诗句大全

送沈亚之歌·并序是由唐朝作者李贺写的一首诗句,这是一首送别的诗句,宽慰的诗句,文章中包含送沈亚之歌·并序全文,送沈亚之歌·并序译文,送沈亚之歌·并序注释,送沈亚之歌·并序赏析等内容。

《送沈亚之歌·并序》,作者:李贺,朝代:唐。译文对照

《送沈亚之歌·并序》全文阅读

文人沈亚之,元和七年以书不中第,返归于吴江。吾悲其行,无钱酒以劳,又感沈之勤请,乃歌一解以送之。

吴兴才人怨春风,桃花满陌千里红。

紫丝竹断骢马小,家住钱塘东复东。

白藤交穿织书笈,短策齐裁如梵夹。

雄光宝矿献春卿,烟底蓦波乘一叶。

春卿拾材白日下,掷置黄金解龙马。

携笈归江重入门,劳劳谁是怜君者。

吾闻壮夫重心骨,古人三走无摧捽。

请君待旦事长鞭,他日还辕及秋律。

《送沈亚之歌·并序》译文解释

《送沈亚之歌·并序》注释大全

元和:唐宪宗年号。

以书不中第:因为文章没有考取功名。

勤请:再三请求。

一解:乐府歌词一章称为一解。这里指的是一首 。

吴兴才人:这里指沈亚之。

桃花满陌:落红铺满田间的路。

紫丝竹:马鞭。

骢马:青白色马。

书笈:书箱。

梵夹:佛经。

宝矿:金银宝石。

一叶:小船。

拾才:选取人才。

掷置:抛弃。

解龙马:放走骢马。《周礼》“马八尺以上为龙”。

重心骨:以有志向有骨气为重。

古人三走:《史记·管晏列传》“管仲三次为官,三次罢免;三次打仗,三次失败。后来辅助齐桓公成为一代名相。”用典故鼓励沈亚之不要灰心。

摧捽:挫折。

事长鞭:执鞭打马。

事:使用。

还辕:再来。辕:车。

秋律:秋天。

《送沈亚之歌·并序》拼音

Wen Ren Shen Ya Zhi ,Yuan He Qi Nian Yi Shu Bu Zhong Di ,Fan Gui Yu Wu Jiang 。Wu Bei Ji Hang ,Mo Qian Jiu Yi Lao ,You Gan Shen Zhi Qin Qing ,Nai Ge Yi Jie Yi Song Zhi 。

Wu Xing Cai Ren Yuan Chun Feng ,Tao Hua Man Mo Qian Li Gong 。

Zi Si Zhu Duan Cong Ma Xiao ,Jia Zhu Qian Tang Dong Fu Dong 。

Bai Teng Jiao Chuan Zhi Shu Ji ,Duan Ce Ji Cai Ru Fan Ga 。

Xiong Guang Bao Kuang Suo Chun Qing ,Yan De Mo Bo Cheng Yi Xie 。

Chun Qing She Cai Bai Ri Xia ,Zhi Zhi Huang Jin Jie Long Ma 。

Xie Ji Gui Jiang Chong Ru Men ,Lao Lao Shei Shi Lian Jun Zhe 。

Wu Wen Zhuang Fu Chong Xin Gu ,Gu Ren San Zou Mo Cui Cu 。

Qing Jun Dai Dan Shi Chang Bian ,Ta Ri Hai Yuan Ji Qiu Lv 。

《送沈亚之歌·并序》赏析摘录

科举始于隋朝,盛于唐朝。作为帝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科举制吸引着无数企图走向仕途的举子。及第时得意忘形,失意时丧魂落魄,折射到了文学上。它给文学带来了新的表现主题。沈亚之落第还家李贺写进行宽慰,这本是一般性的应酬之作。但是由于诗人的切身之痛,对科举制的体察,所以发出愤激之词,痛斥主考官有眼无珠,在光天化日之下“掷置黄金解龙马”可谓是字字珠玑。铿锵有力。此诗为送别之作,需要为落第之友着想,因而“携笈”二句表示出对朋友的深切关怀。最后四句则寄予厚望,鼓励朋友振作精神他日再试。其中,“古人三走”的典故用得... 古诗文网>>

《送沈亚之歌·并序》作者简介

李贺(公元790年——816年),字长吉,汉族,唐代福昌(今河南宜阳)人,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李贺20岁到京城长安参加进士考试。因父亲名为晋肃,与进士同音,就以冒犯父名取消他的考试资格。后由于文学名气很高,担任了一名奉礼郎的卑微小官,留在京城。李贺本来胸怀大志,性情傲岸,如今作了这样一个形同仆役的小官,感到十分屈辱,就称病辞去官职,回福昌老家过上隐居生活。李贺常骑着一头跛脚的驴子,背着一个破旧的锦囊,出外寻找灵感。他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贫寒家境的困扰,使得这颗唐代诗坛上闪着奇光异彩的新星,于公元816年过早地殒落了,年仅27岁。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自新华字典、康熙字典、汉语字典、网络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