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戏赋云山」全文/注释/译文/赏析 - 辛弃疾的诗句大全

玉楼春·戏赋云山是由宋朝作者辛弃疾写的一首诗句,这是一首大自然的诗句,文章中包含玉楼春·戏赋云山全文,玉楼春·戏赋云山译文,玉楼春·戏赋云山注释,玉楼春·戏赋云山赏析等内容。

《玉楼春·戏赋云山》,作者:辛弃疾,朝代:宋。译文对照

《玉楼春·戏赋云山》全文阅读

何人半夜推山去。四面浮云猜是汝。常时相对两三峰,走遍溪头无觅处。

西风瞥起云横度。忽见东南天一柱。老僧拍手笑相夸,且喜青山依旧住。

《玉楼春·戏赋云山》译文解释

什么人在半夜把山推走了?抬头看四面都是浮云,猜想是浮云干的。平常相对而视的几座山峰,现找遍河边却寻不到它们在哪里。西风猛然吹起,浮云飘动,忽然看到东南方向有一座擎天高山。老僧拍看手笑着夸赞,还在高兴青山依旧在这里。

《玉楼春·戏赋云山》注释大全

⑴“何人”两句:推山,把山推走,此写浮云遮山。《庄子·大宗师》:“藏山于泽,谓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黄庭坚《次韵东坡壶中九华》:“有人夜半持山去,顿觉浮岚暖翠空。”

⑵常时:平时。

⑶无觅处:遍寻不见。

⑷瞥起:骤起。云横度:浮云横飞。

⑸天一柱:天柱一根,即指青山。

⑹住:在这里。

《玉楼春·戏赋云山》拼音

He Ren Ban Ye Tui Shan Qu 。Si Mian Fu Yun Cai Shi Ru 。Chang Shi Xiang Dui Liang San Feng ,Zou Bian Xi Tou Mo Mi Chu 。

Xi Feng Pie Qi Yun Heng Du 。Hu Jian Dong Na Tian Yi Zhu 。Lao Seng Pai Shou Xiao Xiang Kua ,Ju Xi Qing Shan Yi Jiu Zhu 。

《玉楼春·戏赋云山》赏析摘录

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辛弃疾由于上饶(今属江西)带湖寓所毁于火,遂徙居位于铅山(今属江西)东北境的期思渡别墅。那里有一汩清泉,其形如瓢,词人因名之为“瓢泉”。这首词就是作者居住在瓢泉寓所期间写成的。内容如题,乃吟咏云山之作。这首词虽然题为“戏赋云山”,但所着力描述的不过是一种自然现象的瞬息万端的变化,但字里行间似乎寄寓着词人这样一个信念:虽然坚持抗金北伐的力量,多次受到投降派的排斥和打击,但是,就象大雪压不垮青松一样,这股抗金力量不仅不会消亡,反而会逐渐强大,成为国家的中流砥柱。开首两句点题。上句设问,下句作答,... 诗词名句网>>

《玉楼春·戏赋云山》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自新华字典、康熙字典、汉语字典、网络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