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全文/注释/译文/赏析 - 杜甫的诗句大全

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是由唐朝作者杜甫写的一首诗句,这是一首梅花的诗句,抒情的诗句,动植物的诗句,地名的诗句,扬州的诗句,文章中包含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全文,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译文,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注释,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赏析等内容。

《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作者:杜甫,朝代:唐。译文对照

《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全文阅读

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

此时对雪遥相忆,送客逢春可自由。

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

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

《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译文解释

蜀州东亭,盛放官梅,尔乃勃发兴,就像当年咏梅扬州的何逊。此时,面对雪景,自然遥遥相思,何况赶上送别客人,恰逢腊梅迎春,不由想起故人。幸亏没有寄来折梅,勾起我岁末伤情,赏阅折梅,怎勘那乡愁缭乱,思绪纷纷。这里的江边,也有一棵梅花,渐趋吐蕊,朝朝暮暮,催的我白发丝丝,繁霜染鬓。

《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注释大全

⑴东阁:阁名。指东亭。故址在今四川省崇庆县东。仇兆鳌注:“东阁,指东亭。”一说谓款待宾客之所。官梅:官府所种的梅。

⑵何逊在扬州:典出《初学记》卷二十八。何逊:南朝梁诗人。

⑶春:一作“花”。可:一作“更”。

⑷岁暮:岁末,一年将终时。

⑸若为:怎堪。唐王维《送杨少府贬郴州》诗:“明到衡山与洞庭,若为秋月听猿声?”

⑹垂垂:渐渐。

⑺朝夕:时时,经常。

《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拼音

Dong Ge Guan Mei Dong Shi Xing ,Hai Ru He Xun Zai Yang Zhou 。

Ci Shi Dui Xue Yao Xiang Yi ,Song Ke Feng Chun Ke Zi You 。

Xing Bu She Lai Shang Sui Mu ,Re Wei Kan Qu Luan Xiang Chou 。

Jiang Bian Yi Shu Chui Chui Fa ,Chao Xi Cui Ren Zi Bai Tou 。

《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赏析摘录

裴迪,关中(今陕西省)人,早年隐居终南山,与王维交谊很深,晚年入蜀作幕僚,与杜甫频有唱和。蜀州,治所在今四川省崇庆县。裴迪寄了一首题为“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的诗给杜甫,表示了对杜甫的怀念;杜甫深受感动,便写诗作答。“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二句赞美裴迪咏早梅诗:你在蜀州东亭看到梅花凌冬盛开,诗兴勃发,写出了如此动人的诗篇,倒象当年何逊在扬州咏梅那般高雅。何逊是杜甫所服膺的南朝梁代的诗人,杜甫《解闷十二首》之七,有“颇学阴(铿)何(逊)苦用心”的诗句,这里把裴迪与何逊相比,是表示对裴迪和他来诗的推崇。>

《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唐朝河南府巩县(河南郑州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集为《杜工部集》,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自新华字典、康熙字典、汉语字典、网络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