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蠡湖中望庐山」全文/注释/译文/赏析 - 孟浩然的诗句大全

彭蠡湖中望庐山是由唐朝作者孟浩然写的一首诗句,这是一首景色的诗句,山水的诗句,文章中包含彭蠡湖中望庐山全文,彭蠡湖中望庐山译文,彭蠡湖中望庐山注释,彭蠡湖中望庐山赏析等内容。

《彭蠡湖中望庐山》,作者:孟浩然,朝代:唐。译文对照

《彭蠡湖中望庐山》全文阅读

太虚生月晕,舟子知天风。

挂席候明发,渺漫平湖中。

中流见匡阜,势压九江雄。

黯黮凝黛色,峥嵘当曙空。

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

久欲追尚子,况兹怀远公。

我来限于役,未暇息微躬。

淮海途将半,星霜岁欲穷。

寄言岩栖者,毕趣当来同。

《彭蠡湖中望庐山》译文解释

天上的月亮绕生光晕,船工知道即将要起风。张挂起风帆等候天亮,泊船在浩渺的平湖中。船行中流突然现匡庐,威镇九江气势正豪雄。暗黑的山体凝成黛色,峥嵘的山势屹立曙空。香炉峰升起一轮红日,飞瀑映照幻化成彩虹。很久就想去追随尚子,况且到此缅怀起远公。我限于此次行役匆忙,不曾有片刻休憩山中。淮海的路途不及一半,星转霜降又要到年冬。寄言栖隐山林的高士,此行结束来隐与君同。

《彭蠡湖中望庐山》注释大全

1.彭蠡湖:即今鄱阳湖。庐山:在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亦名匡山,义名匡早。

2.太虚:古人称天为太虚。“太虚”二句:古谚说:“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3.月晕:月亮周围所起的一圈光气。

4.知天风:古人有“月晕而风”的说法,所以舟子凭月晕而知道即将起风。

5.挂席:悬挂起船帆,谓开船。

6.明发:天亮,拂晓。

7.匡阜:庐山别名。庐山古名南障山,又名匡山,总名匡庐。

8.九江:即指浔阳江。

9.黤(yǎn)黕(dǎn):深黑不明。形容颜色的两字,都带“黑”旁。

10.容霁:一作“凝黛”。黛:青黑色颜料,古代妇女用来画眉。

11.峥嵘:形容山高的两字,都带“山”旁。

12.当:耸立。

13.曙空:明朗的天空。

14.香炉:香炉峰。庐山的北峰状如香炉,故名。

15.尚子:即尚长,东汉时的隐士。《高士传》记载:“尚长字子平,隐居不仕。建武中,男女婚嫁既毕,断决家事不相关,当如他死。遂肆意与同好北海禽庆俱游五岳名山,不知所终。”

16.远公:即慧远,晋代著名僧人,隐居于庐山。

17.限:束缚。于役:有事远行。《经》:“君子于役,不知其期。”

18.微躬:身体,自谦之辞。

19.星霜:星宿,一年循环周转一次。霜,每年因时而降。所以古人常用“星霜”代表一年。

20.岩栖者:指那些隐士高僧。

21.毕趣:“毕”应作“尽”讲,“趣”指隐逸之趣。

《彭蠡湖中望庐山》拼音

Tai Xu Sheng Yue Yun ,Zhou Zi Zhi Tian Feng 。

Gua Xi Hou Ming Fa ,Miao Man Ping Hu Zhong 。

Zhong Liu Jian Kuang Fu ,Shi Ya Jiu Jiang Xiong 。

An Dan Ning Dai Se ,Zheng Rong Dang Shu Kong 。

Xiang Lu Chu Shang Ri ,Bao Shui Pen Cheng Hong 。

Jiu Yu Zhui Shang Zi ,Kuang Ci Huai Yuan Gong 。

Wo Lai Xian Yu Yi ,Wei Xia Xi Wei Gong 。

Huai Hai Tu Jiang Ban ,Xing Shuang Sui Yu Qiong 。

Ji Yan Yan Qi Zhe ,Bi Qu Dang Lai Tong 。

《彭蠡湖中望庐山》赏析摘录

这首诗是作者漫游东南各地、途经鄱阳湖时的作品。孟浩然写山水诗往往善于从大处落笔,描绘大自然的广阔图景。第一二两句就写得气势磅礴,格调雄浑。辽阔无边的太空,悬挂着一轮晕月,景色微带朦胧,预示着“天风”将要来临。“月晕而风”,这一点,“舟子”是特别敏感的。这就为第三句“挂席候明发”开辟了道路。第四句开始进入题意。虽然没有点明彭蠡湖,但“渺漫”这个双声词,已显示出烟波茫茫的湖面。“中流见匡阜,势压九江雄”,进一步扣题。“匡阜”是庐山的别称。作者“见匡阜”是在“中流”,表明船在行进中,“势压九江雄”的“压”字,写出了... 诗词名句网>>

《彭蠡湖中望庐山》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自新华字典、康熙字典、汉语字典、网络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