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近·七月十三日夜登万花川谷望月作」全文/注释/译文/赏析 - 杨万里的诗句大全

好事近·七月十三日夜登万花川谷望月作是由宋朝作者杨万里写的一首诗句,这是一首景色的诗句,宋词三百首的诗句,月亮的诗句,追求的诗句,文章中包含好事近·七月十三日夜登万花川谷望月作全文,好事近·七月十三日夜登万花川谷望月作译文,好事近·七月十三日夜登万花川谷望月作注释,好事近·七月十三日夜登万花川谷望月作赏析等内容。

《好事近·七月十三日夜登万花川谷望月作》,作者:杨万里,朝代:宋。译文对照

《好事近·七月十三日夜登万花川谷望月作》全文阅读

月未到诚斋,先到万花川谷。不是诚斋无月,隔一林修竹。

如今才是十三夜,月色已如玉。未是秋光奇绝,看十五十六。

《好事近·七月十三日夜登万花川谷望月作》译文解释

月亮还未照到我的书斋前,先照到了万花川谷,不是书斋没有月光,而是被高高的竹林隔着。现在才是农历七月十三的夜晚,圆月已像白玉雕成的一样。秋月还没到最美的时候,到了十五、十六日夜晚你再看,那才是最好的。

《好事近·七月十三日夜登万花川谷望月作》注释大全

好事近:词牌名。又名《钓船笛》,《张子野词》入“仙吕宫”。双调四十五字,前后片各两仄韵,以入声韵为宜。两结句皆上一、下四句法。连用多数仄声收脚而又杂有特殊句式组成的短调小令,常是显示拗峭挺劲的声情,适宜表达“孤标耸立”和激越不平的情调。

诚斋:杨万里书房的名字。

万花川谷:是离“诚斋”不远的一个花圃的名字。在吉水之东,作者居宅之上方。

修竹:长长的竹子。

奇绝:奇妙非常。

《好事近·七月十三日夜登万花川谷望月作》拼音

Yue Wei Dao Cheng Zhai ,Xian Dao Mo Hua Chuan Gu 。Bu Shi Cheng Zhai Mo Yue ,Ge Yi Lin Xiu Zhu 。

Ru Jin Cai Shi Shi San Ye ,Yue Se Yi Ru Yu 。Wei Shi Qiu Guang Ji Jue ,Kan Shi Wu Shi Liu 。

《好事近·七月十三日夜登万花川谷望月作》赏析摘录

“月未到诚斋,先到万花川谷。”开篇两句,明白如话,说皎洁的月光尚未照进他的书房,却照到了“万花山谷”。作者用“未到”和“先到”巧设悬念,引人遐想。读完这两句,人们自然地要问:既然“诚斋”与“万花川谷”相去不远,何以月光照到了“万花川谷”,作者的书房里不见月光呢?紧接着两句“不是诚斋无月,隔一林修竹。”使悬念顿解,也说明了作者为什么要离开诚斋跑到万花川谷去赏月。原来,在他的书房前面有一片茂密的竹林,遮蔽了月光。本句中的“隔”字与“修”字看似平平常常,实则耐人琢磨,有出神入化之妙。试想,竹子如果不是长得郁郁葱葱,修长挺拔,怎么会把月... 古诗文网>>

这是一首咏月词,不过直接写月亮的只有“月色已如玉”一句。月的形和神,是用比较法。衬托月亮,最常见的办法是去写云彩,常语说 :“ 烘云托月”。杨万里抛开这一陈腐的路子不走,采用了纯新的方式。上阕以谷、斋、竹作陪衬。诚斋是作者的书斋名,万花川谷是作者的花园名 。“月未到诚斋”,自然不无遗憾;但“先到万花川谷”,倒也令人欣喜,因为这同样是词人的天下。况且也不必为诚斋而惋惜 ,因为“不是诚斋无月,隔一庭修竹”,月照幽篁,应该又是一种韵味。这半阕中,同是月光,在万花川谷的当是朗照,在“一庭修竹”的当是疏散,在诚斋的又当是浓阴下的... 诗词名句网>>

《好事近·七月十三日夜登万花川谷望月作》作者简介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男,汉族。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杰出诗人,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南宋四大家”。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自新华字典、康熙字典、汉语字典、网络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