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寄参寥子」全文/注释/译文/赏析 - 苏轼的诗句大全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是由宋朝作者苏轼写的一首诗句,这是一首友情的诗句,写水的诗句,情感的诗句,哲理的诗句,离别的诗句,人生的诗句,感叹的诗句,场景的诗句,景色的诗句,文章中包含八声甘州·寄参寥子全文,八声甘州·寄参寥子译文,八声甘州·寄参寥子注释,八声甘州·寄参寥子赏析等内容。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作者:苏轼,朝代:宋。译文对照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全文阅读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记取西湖西畔,正暮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约他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译文解释

有情风从万里之外卷潮扑来,无情时又送潮返回。请问在钱塘江上或西兴渡口,我俩共赏过几次夕阳斜晖?用不着仔细思量古今的变迁,一俯一仰的工夫,早已物是人非。谁像我东坡苏老。白首之年,淡忘了仕进的机会。记住西湖的西岸,春日最美的山隈,就是那空明的翠微,如烟的云霏。算起来人中相处得宜。如我与您这样的友情,确实稀微,弥足珍贵。约定日后,像东晋宰相谢安那样,沿着直通大海的长江航道,向东引退、回归。别让这一高雅志向与未来事实彼此违背。不应在西州路上回首恸哭,为了我而沾湿衣襟,洒落泪水。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注释大全

①八声甘州:词牌名。源于唐大曲,又名《甘州》、《潇潇雨》。

②参寥子:即僧人道潜,字参寥,浙江于潜人。精通佛典,工诗,苏轼与之交厚。元祐六年(1091年),苏轼应召赴京后,寄赠他这首词。

③钱塘江:浙江最大河流,注入杭州湾,江口呈喇叭状,以潮水壮观著名。

④西兴:即西陵,在钱塘江南,今杭州市对岸,萧山县治之西。

⑤几度斜晖:意谓度过多少个伴随着斜阳西下的夜晚。

⑥俯仰昔人非:语出王羲之《兰亭集序》:“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⑦忘机:忘却世俗的机诈之心。见《列子·黄帝》,传说海上有一个人喜欢鸥鸟,每天坐船到海上,鸥鸟便下来与他一起游玩。一天他父亲对他说,“吾闻鸥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于是他就有了捉鸟的“机心”(算计之心),从此鸥鸟再也不下来了。这里说苏轼清除机心,即心中淡泊,任其自然。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苏轼《和子由送春》:"芍药樱桃俱扫地,鬓丝禅榻两忘机。"

⑧相得:相交,相知。

⑨谢公雅志:《晋书·谢安传》载:谢安虽为大臣,“然东山之志始末不渝”,“造讽海之装,欲经略初定,自江道还东。雅志未就,遂遇疾笃”。雅志,很早立下的志愿。

⑩“西州路”三句:《晋书·谢安传》载:安在世时,对外甥羊昙很好。安死后,其外甥羊昙“辍乐弥年,行不由西州路”。某次醉酒,过西州门,回忆往事,“悲感不已”,“恸哭而去”。 西州,古建业城门名。晋宋间建业(今江苏南京)为扬州刺史治所,以治所在城西,故称西州。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拼音

You Qing Feng 、Mo Li Juan Chao Lai ,Mo Qing Song Chao Gui 。Wen Qian Tang Jiang Shang ,Xi Xing Pu Kou ,Ji Du Xie Hui 。Bu Yong Sai Liang Jin Gu ,Fu Yang Xi Ren Fei 。Shei Shi Dong Po Lao ,Bai Shou Wang Ji 。

Ji Qu Xi Hu Xi Pan ,Zheng Mu Shan Hao Chu ,Kong Cui Yan Fei 。Suan Shi Ren Xiang De ,Ru Wo Yu Jun Xi 。Yao Ta Nian 、Dong Hai Hai Dao ,Yuan Xie Gong 、Ya Zhi Mo Xiang Wei 。Xi Zhou Lu ,Bu Ying Hui Shou ,Wei Wo Zhan Yi 。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赏析摘录

词作起势不凡,以钱塘江潮喻人世的聚散分合,充分地表现了词人的豪情。首二句写江潮“有情”而来,却终“无情”而归,似有情而实无情。“几度斜晖”的发问,又写出天上阳光的无情。地上潮水无情而归,天上夕阳无情而下,则是天地无情,万物无情。“俯仰昔人非”写人世转瞬万变,如同梦幻,这又是社会人生的无情。对此无情的人生,词人的态度却很乐观,“不用思量今古”,不必替古人伤心,也不必为现实忧虑,因而他能超脱时俗,“自首忘机”。这种达观的思想,在苏轼词中表现得极为普遍,而在这首词中则更明显,词人俯仰天地,纵览古今,得出的结论“一切无情”。因此,他的“... 古诗文网>>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眉州人。北宋诗人、词人,宋代文学家,是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之一,“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其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现存诗3900余首。代表作品有《水调歌头·中秋》、《赤壁赋》、《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记承天寺夜游》等。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自新华字典、康熙字典、汉语字典、网络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