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兴」全文/注释/译文/赏析 - 杜甫的诗句大全

遣兴是由唐朝作者杜甫写的一首诗句,这是一首情感的诗句,怀念的诗句,亲人的诗句,文章中包含遣兴全文,遣兴译文,遣兴注释,遣兴赏析等内容。

《遣兴》,作者:杜甫,朝代:唐。译文对照

《遣兴》全文阅读

骥子好男儿,前年学语时。

问知人客姓,诵得老夫诗。

世乱怜渠小,家贫仰母慈。

鹿门携不遂,雁足系难期。

天地军麾满,山河战角悲。

傥归免相失,见日敢辞迟。

《遣兴》译文解释

《遣兴》注释大全

⑴遣兴(xìng):寄兴。

⑵骥子: 儿子宗武的小名,这一年刚五岁。

⑶问知人客姓,诵得老夫 :(骥子三岁时)知道问家里来人来客的姓名,能背诵他父亲的诗。这是称赞骥子的颖悟。

⑷渠:他,指骥子。

⑸鹿门携不遂:意思是未能携全家一同避难。鹿门,山名,在襄阳(今属湖北)境内,汉江东岸。东汉末,天下大乱, 携全家隐居于此。后成为隐居地的代称。

⑹雁足系(jì)难期:意思是难以料定何时才能互通音信。雁足,事见《汉书· 传》,大意是,汉求苏武 ,匈奴单于诡言已死。汉使得密报,知武在某大泽中,于是声称:汉天子射上林苑中,得雁,足系帛书,知武所在。单于大惊,只好放还苏武。

⑺天地军麾(huī)满,山河战角悲:形容全国各地都处于战乱之中。军麾,军旗。

⑻傥(tǎng)归免相失,见日敢辞迟:倘若我能回去跟家人相聚,那就一定要争取早日见面,决不拖延。傥,通“倘”,如果。免相失,免于离散。迟,延迟。

《遣兴》拼音

Ji Zi Hao Nan Er ,Qian Nian Xue Yu Shi 。

Wen Zhi Ren Ke Xing ,Song De Lao Fu Shi 。

Shi Luan Lian Qu Xiao ,Jia Pin Yang Mu Ci 。

Lu Men Xie Bu Sui ,Yan Zu Ji Nan Ji 。

Tian De Jun Hui Man ,Shan He Zhan Jiao Bei 。

Tang Gui Mian Xiang Shi ,Jian Ri Gan Ci Chi 。

《遣兴》赏析摘录

杜甫有二子,长子名宗文,次子名宗武,宗武乳名骥子。《遣兴》这首怀念的对象是儿子,慈爱之情溢于全篇。这是一首排律(俗称长律),中间四联全是对仗。全诗可分三层,“骥子好男儿,前年学语时。问知人客姓,诵得老夫诗。”前两联回忆过去,写骥子两三岁时颖悟过人,就能问知来客的姓名及能背诵杜甫的诗句;杜甫通过回忆前年牙牙学语时娇趣的憨态,极力把儿子宗武可怜可爱、天真无邪的神态表达出来,激起读者的同情,催发读者亲子之情。[3] 中间两联“世乱怜渠小,家贫仰母慈。鹿门携不遂,雁足系难期。”写骥子当前的遭遇,因逢“世乱”,居无定所,又值父... 古诗文网>>

《遣兴》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唐朝河南府巩县(河南郑州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集为《杜工部集》,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自新华字典、康熙字典、汉语字典、网络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