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事诗十首·选二」全文/注释/译文/赏析 - 苏曼殊的诗句大全

本事诗十首·选二是由清朝作者苏曼殊写的一首诗句,这是一首写景的诗句,爱情的诗句,文章中包含本事诗十首·选二全文,本事诗十首·选二译文,本事诗十首·选二注释,本事诗十首·选二赏析等内容。

《本事诗十首·选二》,作者:苏曼殊,朝代:清。译文对照

《本事诗十首·选二》全文阅读

乌舍凌波肌似雪,亲持红叶索题诗。

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

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

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

《本事诗十首·选二》译文解释

《本事诗十首·选二》注释大全

《本事诗十首·选二》拼音

Wu She Ling Bo Ji Shi Xue ,Qin Chi Gong Xie Suo Ti Shi 。

Hai Qing Yi Bo Mo Qing Lei ,Hen Bu Xiang Feng Wei Ti Shi 。

Chun Yu Lou Tou Che Ba Xiao ,He Shi Gui Kan Zhe Jiang Chao ?

Mang Xie Po Bo Mo Ren Shi ,Ta Guo Ying Hua Di Ji Qiao ?

《本事诗十首·选二》赏析摘录

苏曼殊,中国近代史上一大奇才,广东香山(今中山)人。曾三次剃度为僧,又三次还俗。尤其是第三次出家后不到一年,又匆匆还俗,甚至连僧衣僧鞋都来不及更换,又以一个和尚的身份与人的气质回到尘俗之中。作为对社会改良充满希望的热血青年,他时而激昂,西装革履,慷慨陈辞,为革命而振臂高呼;时而颓唐,身披僧衣,逃身禅坛,在青灯黄卷中寻找精神的安慰。这两首《本事诗》充分表现出了苏曼殊的浪漫才情和内心矛盾。柳无忌曾指出苏曼殊的《本事诗》十首都是他为其所钟爱的日本歌伎百助枫子所写,但苏曼殊的身世特别,又投身佛门,自知生死无常,不能给百助以家庭... 古诗文网>>

《本事诗十首·选二》作者简介

苏曼殊(1884~1918年),近代作家、诗人、翻译家,广东香山(今广东中山)人。原名戬,字子谷,学名元瑛(亦作玄瑛),法名博经,法号曼殊,笔名印禅、苏湜。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生于日本横滨,父亲是广东茶商,母亲是日本人。苏曼殊一生能诗擅画,通晓日文、英文、梵文等多种文字,可谓多才多艺,在诗歌、小说等多种领域皆取得了成就,后人将其著作编成《曼殊全集》(共5卷)。作为革新派的文学团体南社的重要成员,苏曼殊曾在《民报》,《新青年》等刊物上投稿,他的诗风“清艳明秀”,别具一格,在当时影响甚大。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自新华字典、康熙字典、汉语字典、网络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