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湖春行」全文/注释/译文/赏析 - 白居易的诗句大全

钱塘湖春行是由唐朝作者白居易写的一首诗句,这是一首喜悦的诗句,写景的诗句,春天的诗句,季节的诗句,景色的诗句,初中古诗的诗句,西湖的诗句,情感的诗句,文章中包含钱塘湖春行全文,钱塘湖春行译文,钱塘湖春行注释,钱塘湖春行赏析等内容。

《钱塘湖春行》,作者:白居易,朝代:唐。译文对照

《钱塘湖春行》全文阅读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绕过孤山寺以北漫步贾公亭以西,湖水初涨与岸平齐白云垂得很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几只早出的黄莺争栖向阳的暖树,谁家新飞来的燕子忙着筑巢衔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野花竞相开放就要让人眼花缭乱,春草还没有长高才刚刚没过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最喜爱湖东的美景令人流连忘返,杨柳成排绿荫中穿过一条白沙堤。

《钱塘湖春行》译文解释

绕过孤山寺以北漫步贾公亭以西,湖水初涨与岸平齐白云垂得很低。几只早出的黄莺争栖向阳的暖树,谁家新飞来的燕子忙着筑巢衔泥。野花竞相开放就要让人眼花缭乱,春草还没有长高才刚刚没过马蹄。最喜爱湖东的美景令人流连忘返,杨柳成排绿荫中穿过一条白沙堤。

《钱塘湖春行》注释大全

(1)钱塘湖:即杭州西湖。

(2)孤山寺:南北朝时期陈文帝(522~565)初年建,名承福,宋时改名广华。孤山:在西湖的里、外湖之间,因与其他山不相接连,所以称孤山。上有孤山亭,可俯瞰西湖全景。贾亭:又叫贾公亭。西湖名胜之一,唐朝贾全所筑。唐贞元(唐德宗年号,785~805)中,贾全出任杭州刺史,于钱塘湖建亭。人称“贾亭”或“贾公亭”,该亭至唐代末年。

(3)水面初平:湖水才同堤岸齐平,即春水初涨。初:在古汉语里用作副词,常用来表示时间,是指不久。云脚低: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所以说“云脚低”。点明春游起点和途径之处,着力描绘湖面景色。多见于将雨或雨初停的时候。云脚:接近地面的云气,多见于将雨或雨初停时。“脚”的本义指人和动物行走的器官。这里指低垂的云。

(4)早莺:初春时早来的黄鹂。莺:黄鹂,鸣声婉转动听。争暖树:争着飞到向阳的树枝上去。暖树:向阳的树。

(5)新燕:刚从南方飞回来的燕子。啄:衔取。燕子衔泥筑巢。春行仰观所见,莺歌燕舞,生机动人。侧重禽鸟。

(6)乱花:纷繁的花。渐:副词,渐渐地。欲:副词,将要,就要。迷人眼:使人眼花缭乱。

(7)浅草:浅浅的青草。才能:刚够上。没(mò):遮没,盖没。春行俯察所见,花繁草嫩,春意盎然。侧重花草。浅浅的青草刚够没过马蹄。\(8)湖东:以孤山为参照物,白沙堤(即白堤)在孤山的东北面。行不足:百游不厌。足,满足。

(9)阴:同“荫”,指树荫。白沙堤:即今白堤,又称沙堤、断桥堤,在西湖东畔,唐朝以前已有。白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时所筑白堤在钱塘门外,是另一条。

《钱塘湖春行》拼音

Gu Shan Si Bei Gu Ting Xi ,Shui Mian Chu Ping Yun Jiao Di 。

Rao Guo Gu Shan Si Yi Bei Man Bu Gu Gong Ting Yi Xi ,Hu Shui Chu Zhang Yu An Ping Ji Bai Yun Chui De Hen Di 。

Ji Chu Zao Ying Zheng Nuan Shu ,Shei Jia Xin Yan Zhuo Chun Ni 。

Ji Zhi Zao Chu De Huang Ying Zheng Qi Xiang Yang De Nuan Shu ,Shei Jia Xin Fei Lai De Yan Zi Mang Zhao Zhu Chao Xian Ni 。

Luan Hua Jian Yu Mi Ren Yan ,Jian Cao Cai Neng Mei Ma Ti 。

Ye Hua Jing Xiang Kai Fang Jiu Yao Rang Ren Yan Hua Liao Luan ,Chun Cao Hai Mei You Chang Gao Cai Gang Gang Mei Guo Ma Ti 。

Zui Ai Hu Dong Hang Bu Zu ,Lu Yang Yin Li Bai Sha Di 。

Zui Xi Ai Hu Dong De Mei Jing Ling Ren Liu Lian Wang Fan ,Yang Liu Cheng Pai Lu Yin Zhong Chuan Guo Yi Tiao Bai Sha Di 。

《钱塘湖春行》赏析摘录

白居易在杭州时,有关湖光山色的题咏很多。这处处扣紧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恰到好处。诗的首联紧扣题目总写湖水。前一句点出钱塘湖的方位和四周“楼观参差”景象,两个地名连用,显示出一种动感,说明诗人是在一边走,一边观赏。后一句正面写湖光水色:春水初涨,水面与堤岸齐平,空中舒卷的白云和湖面荡漾的波澜连成一片,正是典型的江南春湖的水态天容。颔联写仰视所见禽鸟。莺在歌,燕在舞,显示出春天的勃勃生机。黄莺和燕子都是春天的使者,黄莺用它婉转流利的歌喉向人间传播春回大地的喜讯;燕子穿花贴水,衔泥筑巢... 古诗文网>>

从孤山北面到现在的平湖秋月、白堤,诗人一路走来一路向人们报告春的信息:湖面春水新生、树上春莺争鸣、空中春燕衔泥、堤岸春花渐开、春草刚绿,诗人敏锐细腻的笔触,让人们从中体会到西湖正在舒展地着上春装。诗人赞美西湖的春色,并且指出他最爱在白沙堤上行走。白堤的两边是水,堤两旁种满了柳树、桃树。春天走在白堤上,澹澹的湖水就在你的脚边,你仿佛走在水面上;初春的柳枝如烟如雾,如丝如缕,飘拂在你的脸上,使你心中涌生无限温柔无限爱,你像在梦境、在仙境。当春天走在白堤上时,你就更能体味到诗人写这首诗时的感觉和心情了。 诗词名句网>>

《钱塘湖春行》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河南新郑(今河南郑州新郑市)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正月,白居易出生于郑州新郑东郭宅(今新郑市东郭寺村)。白氏祖籍山西太原,白居易的祖父白锽移居下邽(今陕西渭南市北)。白锽后曾任巩县(今河南郑州巩义市)县令,和当时邻居新郑县令是好友,见新郑山清水秀,遂移家于新郑,白居易本人就出生于河南新郑。卒后葬于河南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自新华字典、康熙字典、汉语字典、网络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