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词」全文/注释/译文/赏析 - 白居易的诗句大全

后宫词是由唐朝作者白居易写的一首诗句,这是一首宫怨的诗句,情感的诗句,唐诗三百首的诗句,文章中包含后宫词全文,后宫词译文,后宫词注释,后宫词赏析等内容。

《后宫词》,作者:白居易,朝代:唐。译文对照

《后宫词》全文阅读

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

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

《后宫词》译文解释

韵译泪水湿透罗巾,好梦却难做成;深夜,前殿传来有节奏的歌声。红颜尚未衰减,恩宠却已断绝;她独倚着熏笼,一直坐到天明。

《后宫词》注释大全

1,宫词:此题又作《后宫词》。

2,按歌声:依照歌声的韵律打拍子。

3,红颜:此指宫宫女。

4,恩:君恩。

5,熏笼:覆罩香炉的竹笼。香炉用来熏衣被,为宫中用物。

《后宫词》拼音

Lei Shi Luo Jin Meng Bu Cheng ,Ye Shen Qian Dian An Ge Sheng 。

Gong Yan Wei Lao En Xian Duan ,Xie Yi Xun Long Zuo Dao Ming 。

《后宫词》赏析摘录

这首诗是代宫人所作的怨词。前人曾批评此诗过于浅露,这是不公正的。诗以自然浑成之语,传层层深入之情,语言明快而感情深沉,一气贯通而绝不平直。诗的主人公是一位不幸的宫女。她一心盼望君王的临幸而终未盼得,时已深夜,只好上床,已是一层怨怅。宠幸不可得,退而求之好梦;辗转反侧,竟连梦也难成,见出两层怨怅。梦既不成,索性揽衣推枕,挣扎坐起。正当她愁苦难忍,泪湿罗巾之时,前殿又传来阵阵笙歌,原来君王正在那边寻欢作乐,这就有了三层怨怅。倘使人老珠黄,犹可解说;偏偏她盛鬓堆鸦,红颜未老,生出四层怨怅。要是君王一直没有发现她,那也罢了;事... 诗词名句网>>

《后宫词》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河南新郑(今河南郑州新郑市)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正月,白居易出生于郑州新郑东郭宅(今新郑市东郭寺村)。白氏祖籍山西太原,白居易的祖父白锽移居下邽(今陕西渭南市北)。白锽后曾任巩县(今河南郑州巩义市)县令,和当时邻居新郑县令是好友,见新郑山清水秀,遂移家于新郑,白居易本人就出生于河南新郑。卒后葬于河南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自新华字典、康熙字典、汉语字典、网络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