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勤政楼」全文/注释/译文/赏析 - 杜牧的诗句大全

过勤政楼是由唐朝作者杜牧写的一首诗句,这是一首感昔伤今的诗句,讽刺的诗句,文章中包含过勤政楼全文,过勤政楼译文,过勤政楼注释,过勤政楼赏析等内容。

《过勤政楼》,作者:杜牧,朝代:唐。译文对照

《过勤政楼》全文阅读

千秋佳节名空在,承露丝囊世已无。

唯有紫苔偏称意,年年因雨上金铺。

《过勤政楼》译文解释

《过勤政楼》注释大全

《过勤政楼》拼音

Qian Qiu Jia Jie Ming Kong Zai ,Cheng Lou Si Nang Shi Yi Mo 。

Wei You Zi Tai Pian Chen Yi ,Nian Nian Yin Yu Shang Jin Pu 。

《过勤政楼》赏析摘录

勤政楼原是唐玄宗用来处理朝政、举行国家重大典礼的地方,建于开元八年(720),位于长安城兴庆宫的西南角,西面题曰“花萼相辉之楼”,南面题曰“勤政务本之楼”。开元十七年八月五日,唐玄宗为庆贺自己的生日,在此楼批准宰相奏请,定这一天为千秋节,布告天下。并以马百匹,盛饰分左右,舞于勤政楼下,又于楼中赐宴设酺,“群臣以是日进万寿酒,王公戚里进金镜绶带,士庶以结丝承露囊更相问遗”,千秋节也就成了一年一度的佳节。然而由于玄宗晚年“勤政务本”早成空话,到安史之乱爆发,只得被迫退位,唐王朝江河日下,千秋节也随之徒有虚名了,甚至连当年作... 诗词名句网>>

《过勤政楼》作者简介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自新华字典、康熙字典、汉语字典、网络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