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喜犒师」全文/注释/译文/赏析 - 左丘明的诗句大全

展喜犒师是由先秦朝作者左丘明写的一首诗句,这是一首古文观止的诗句,历史的诗句,外交的诗句,文言文的诗句,故事的诗句,文章中包含展喜犒师全文,展喜犒师译文,展喜犒师注释,展喜犒师赏析等内容。

《展喜犒师》,作者:左丘明,朝代:先秦。译文对照

《展喜犒师》全文阅读

夏,齐孝公伐我北鄙。

公使展喜犒师、使受命于展禽、齐侯未入竟、展喜从之,曰:“寡君闻君亲举玉趾、将辱于敝邑,使下臣犒执事、”齐侯曰:“鲁人恐乎?”对曰:“小人恐矣,君子则否。”齐侯曰:“室如县罄、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对曰:“恃先王之命。昔周公、大公股肱周室、夹辅成王。成王劳之,而赐之盟,曰:‘世世子孙无相害也!’载在盟府、大师职之、桓公是以纠合诸侯,而谋其不协,弥缝其阙、而匡救其灾,昭旧职也、及君即位,诸侯之望曰:‘其率桓之功、“我敝邑用是不敢保聚、曰:‘岂其嗣世九年,而弃命废职?其若先君何?君必不然。’恃此而不恐。”齐侯乃还。

《展喜犒师》译文解释

齐孝公攻打鲁国北部边境。僖公派展喜去慰劳齐军,并叫他到展禽那里接受犒劳齐军的外交辞令。

《展喜犒师》注释大全

1、齐孝公:齐桓公的儿子。鄙:边远地方。

2、公:指鲁僖公。犒:慰劳。

3、竟:同“境”。

4、县:同“悬”。罄:中间空虚的乐器。

5、周公:周文王的儿子,名旦,鲁国的始祖。大公:即吕望,姜姓,通称姜太公,齐国的始祖。大同“太”。

6、股:大腿。肱:胳膊由肘到肩的部分。“股肱”,意为得力的助手。这里作动词用,意为辅佐。

7、载:载言,指盟约。盟府:掌管盟约文书档案的官府。

8、职:动词,掌管。

9、旧职:从前的职守。即指齐始祖姜太公股肱周室的事业。

10、率:遵循。桓:指齐桓公。

《展喜犒师》拼音

Xia ,Ji Xiao Gong Fa Wo Bei Bi 。

Gong Shi Zhan Xi Kao Shi 、Shi Shou Ming Yu Zhan Qin 、Ji Hou Wei Ru Jing 、Zhan Xi Cong Zhi ,Yue :“Gua Jun Wen Jun Qin Ju Yu Zhi 、Jiang Ru Yu Bi Yi ,Shi Xia Chen Kao Zhi Shi 、”Ji Hou Yue :“Lu Ren Kong Hu ?”Dui Yue :“Xiao Ren Kong Yi ,Jun Zi Ze Fou 。”Ji Hou Yue :“Shi Ru Xian Qing 、Ye Mo Qing Cao 、He Shi Er Bu Kong ?”Dui Yue :“Shi Xian Wang Zhi Ming 。Xi Zhou Gong 、Da Gong Gu Gong Zhou Shi 、Ga Fu Cheng Wang 。Cheng Wang Lao Zhi ,Er Ci Zhi Meng ,Yue :‘Shi Shi Zi Sun Mo Xiang Hai Ye !’Zai Zai Meng Fu 、Da Shi Zhi Zhi 、Huan Gong Shi Yi Jiu Ge Zhu Hou ,Er Mou Ji Bu Xie ,Mi Feng Ji Que 、Er Kuang Jiu Ji Zai ,Zhao Jiu Zhi Ye 、Ji Jun Ji Wei ,Zhu Hou Zhi Wang Yue :‘Ji Lv Huan Zhi Gong 、“Wo Bi Yi Yong Shi Bu Gan Bao Ju 、Yue :‘Qi Ji Si Shi Jiu Nian ,Er Qi Ming Fei Zhi ?Ji Re Xian Jun He ?Jun Bi Bu Ran 。’Shi Ci Er Bu Kong 。”Ji Hou Nai Hai 。

《展喜犒师》赏析摘录

“齐侯未入竟,展喜从之。曰:‘寡君闻君亲举玉趾,将辱于敝邑,使下臣犒执事。’”为文章第一层。齐军虽未入境,但隐隐已有进犯之气。而对这种情况,展喜却言称“寡君”、“敝邑”、“下臣”,尊称对方侵犯是“亲举玉趾,将辱于敝邑”,“辱”在此不是侮辱对方的意思,而是自己受委屈的含意,相当于“枉顾”、“屈尊”等词,是对对方来访的客气谦词。措辞礼数周到,神态不慌不忙,俨然胸有成竹。更耐人寻味的是,在这番言辞中,展喜不提对方进犯一事,而称对方此行是来访,巧妙地为自己犒劳齐师张目,显得合乎情理。文章至此,已呼应了上文“犒军”与“辞令”二线,而由于对... 古诗文网>>

《展喜犒师》作者简介

左丘明(约前502—约前422)姓丘,名明,因其父任左史官,故称左丘明(而关于左丘明的姓名,长期以来由于先秦及汉代文献对左传作者左丘明的记载非常有限,历代学者就左丘明氏字名情况问题争论不休、众说纷纭。一说复姓左丘,名明;一说单姓左,名丘明,但史载,左丘明乃姜子牙后裔,嫡系裔孙丘(邱)氏较为可靠,旁系左氏有待商酌)春秋末期鲁国都君庄(今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东衡鱼村)人。春秋末期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散文家、军事家。与孔子同时或者比孔子年龄略长些。曾任鲁国史官,为解析《春秋》而作《左传》(又称《左氏春秋》),又作《国语》,作《国语》时已双目失明,两书记录了不少西周、春秋的重要史事,保存了具有很高价值的原始资料。由于史料详实,文笔生动,引起了古今中外学者的爱好和研讨。被誉为“文宗史圣”、“经臣史祖”,孔子、司马迁均尊左丘明为“君子”。历代帝王多有敕封:唐封经师;宋封瑕丘伯和中都伯;明封先儒和先贤。山东泰安建有丘明中学以纪念左丘明。左丘明是中国传统史学的创始人。史学界推左丘明为中国史学的开山鼻祖。被誉为“百家文字之宗、万世古文之祖”。左丘明的思想是儒家思想,在当时较多地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要求。(概述图片来自:)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自新华字典、康熙字典、汉语字典、网络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