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春暮」全文/注释/译文/赏析 - 寇准的诗句大全

踏莎行·春暮是由宋朝作者寇准写的一首诗句,这是一首伤春的诗句,闺怨的诗句,情感的诗句,文章中包含踏莎行·春暮全文,踏莎行·春暮译文,踏莎行·春暮注释,踏莎行·春暮赏析等内容。

《踏莎行·春暮》,作者:寇准,朝代:宋。译文对照

《踏莎行·春暮》全文阅读

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青梅小。画堂人静雨濛濛,屏山半卷馀香袅。

密约沈沈,离情杳杳。菱花尘满慵将照。倚楼无语欲销魂,长空黯淡连芳草。

《踏莎行·春暮》译文解释

春色将尽,莺声燕语渐渐不闻,满地落花堆积,稀疏的青梅斜挂枝头,眼见着春残夏初了。蒙蒙细雨中,一个消瘦的女子静静独立在画阁外,眼前的屏风半掩着厅堂,惟见缕缕沉香从屏后袅袅散来,更添了几分幽幽的心事。遥想当年,我们依依惜别时的深情约定啊。如今一别经年,远方的他依然杳无音讯,可晓得我这份断肠的思念么。妆奁久未开,菱饰尘灰满,眼下竟然连照镜的心都懒了。只是落寞地倚在栏杆上,心下纵万语千言,却又向谁人说起?惟有无语凝噎,暗自销魂罢了。天空灰蒙蒙的,黯然地衔着绵绵不尽的芳草,一如我的思念。

《踏莎行·春暮》注释大全

⑴阑:消失。

⑵红英:红花。

⑶屏山:屏风。

⑷密约:指男女之间互诉衷情,暗约佳期。

⑸沉沉:深沉。此指重大之事,即终身之事。

⑹杳杳:深远无边际。

⑺菱花:镜子。

⑻慵将照:懒得拿起镜子来照。慵:懒散。将:拿。

⑼销魂:形容极度伤心。

《踏莎行·春暮》拼音

Chun Se Jiang Lan ,Ying Sheng Jian Lao 。Gong Ying La Jin Qing Mei Xiao 。Hua Tang Ren Jing Yu 濛濛,Bing Shan Ban Juan Yu Xiang Niao 。

Mi Yao Shen Shen ,Li Qing Yao Yao 。Ling Hua Chen Man Yong Jiang Zhao 。Yi Lou Mo Yu Yu Xiao Hun ,Chang Kong An Dan Lian Fang Cao 。

《踏莎行·春暮》赏析摘录

宋人胡仔称寇准“诗思凄婉,盖富于情者。”这一评语,用以评析寇准的词作也是恰当的。这首闺怨词便体现了上述艺术特色。词中以细腻有致、沉郁多情的语言,以写景起,情由景生,又以写景结,以景结情,将暮春时节一位闺中思妇怀念久别远人的孤寂情怀抒写得委婉动人。全词情景交融,意境浑然,风格清新,语言晓畅,堪称闺怨词中的佳作。上片起首三句写暮春残景,首句是概括性的叙述,第二句是写耳中所闻 ,第三句是目中所见。这三句,营造出衰残、迟暮的情致,为写女主人公的伤春情怀制造了气氛。接着由室外景转向室内来,由写景转到写人。房屋是华美的,... 诗词名句网>>

《踏莎行·春暮》作者简介

莱国忠愍公寇准(961-1023),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贬寇准衡州司马,是时寇准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衡州团练副使李迪迎寇准尸灵厝于衡州(今衡阳市)岳屏山花药寺,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自新华字典、康熙字典、汉语字典、网络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