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声子·晚天萧索」全文/注释/译文/赏析 - 柳永的诗句大全

双声子·晚天萧索是由宋朝作者柳永写的一首诗句,这是一首写景的诗句,羁旅的诗句,吊古的诗句,目的的诗句,场景的诗句,吊古伤今的诗句,地名的诗句,姑苏的诗句,苏州的诗句,文章中包含双声子·晚天萧索全文,双声子·晚天萧索译文,双声子·晚天萧索注释,双声子·晚天萧索赏析等内容。

《双声子·晚天萧索》,作者:柳永,朝代:宋。译文对照

《双声子·晚天萧索》全文阅读

晚天萧索,断蓬踪迹,乘兴兰棹东游。三吴风景,姑苏台榭,牢落暮霭初收。夫差旧国,香径没、徒有荒丘。繁华处,悄无睹,惟闻麋鹿呦呦。

想当年、空运筹决战,图王取霸无休。江山如画,云涛烟浪,翻输范蠡扁舟。验前经旧史,嗟漫载、当日风流。斜阳暮草茫茫,尽成万古遗愁。

《双声子·晚天萧索》译文解释

《双声子·晚天萧索》注释大全

①兰棹:画船的美称。

②三吴:说法不一,今采《水经注》之说,指吴兴(浙江吴兴)、吴郡(江苏苏州)、会稽(浙江绍兴)。

③姑苏台榭:指姑苏台,在苏州市郊灵岩山。春秋时吴王夫差与西施曾在此游宴作乐。

④牢落:稀疏。

⑤香径:指采香径,在灵岩山上,是当年吴国宫女采集花草所走之路。

⑥麋鹿呦呦:呦呦,鹿鸣之声。吴国大夫伍员曾谏夫差拒绝越国求和,夫差不听。伍员认为夫差如此一意孤行,必将亡国,吴王宫殿不久也将变成废墟,故愤言:“臣今见麋鹿游姑苏之台也。”

⑦图王取霸:指吴越为建立王霸事业而纷争图谋。

⑧翻输:反不如。范蠡,春秋末政治家,曾协助越王勾践复国灭吴,功成后乘扁舟泛游于太湖中,避免了杀身之祸。

⑨前经旧史:前人的重要著作和史记。

《双声子·晚天萧索》拼音

Wan Tian Xiao Suo ,Duan Peng Zong Ji ,Cheng Xing Lan Zhao Dong You 。San Wu Feng Jing ,Gu Su Tai Xie ,Lao La Mu Ai Chu Shou 。Fu Cha Jiu Guo ,Xiang Jing Mei 、Tu You Huang Qiu 。Fan Hua Chu ,Qiao Mo Du ,Wei Wen Mi Lu You You 。

Xiang Dang Nian 、Kong Yun Chou Jue Zhan ,Tu Wang Qu Ba Mo Xiu 。Jiang Shan Ru Hua ,Yun Tao Yan Lang ,Fan Shu Fan Li Bian Zhou 。Yan Qian Jing Jiu Shi ,Jie Man Zai 、Dang Ri Feng Liu 。Xie Yang Mu Cao Mang Mang ,Jin Cheng Mo Gu Wei Chou 。

《双声子·晚天萧索》赏析摘录

此词以“晚秋”作为背景,抒发了词人吊古伤今的历史感慨柳永的游踪,从汴京出发,经汴河东下至江淮一 带,再向南到镇江、苏州、杭州,随着他的愈走愈远,他内心因羁旅生涯而引发的伤感情绪,也愈来愈浓,到达苏州时游姑苏台就写下了这首《双声子》。词一开始即以“晚天萧索”来渲染气氛,引起下文。接着两句“断蓬踪迹,乘兴兰棹东游”,前句写自己似断根的蓬草随风飘荡,因仕途坎坷不甚得意,而发牢骚之语。后句则表示自己随遇而安,不妨尽情欢笑,故乘兴兰棹东游。接下来“三吴风景,姑苏台榭,牢落暮霭初收”,嚣闹繁华的城市已经是远远地消失,清冷荒凉的历史陈迹触目惊... 古诗文网>>

《双声子·晚天萧索》作者简介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创始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 《雨霖铃》、《八声甘州》、《凤栖梧》等。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自新华字典、康熙字典、汉语字典、网络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

评论